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园林绿化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京绿办发 2018,118号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北京市园林绿化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北京市园林绿化局,2018年6月8日、北京市园林绿化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2018年,2020年,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精神以及国务院,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相关要求,按照.北京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北京市园林绿化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安排部署、立足新时代北京市园林绿化发展实际和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目标任务,强化分工协作。完善机制体制.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市园林绿化土壤污染防治任务、特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以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国务院、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北京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总体布局.紧扣,北京市园林绿化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目标任务 坚持。以防为主防治并重.科学防治与质量提升并重。风险防控与污染治理并重、示范应用与全面推进并重 的原则、以园林绿化及食用林产品用地土壤风险管控和质量提升为重点。通过高位推动,分工合作,政策集成。技术创新 扎实推进园林绿化土壤污染防治监管体系、调查监测体系 技术标准体系和工程应用体系建设,为构建新时代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所需要的园林绿化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奠定坚实基础.二。工作思路,根据,北京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和、北京市园林绿化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部署安排,在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下,分工合作,分类施策 分阶段治理 稳步推进园林绿化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建设.一、加强行业监管,建立园林绿化土壤污染防治监管体系,建立健全园林绿化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机制和应急响应机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园林绿化土壤污染源头管控 细化量化强化园林绿化土壤污染考核监督 建立园林绿化土壤污染信息共享机制 配合完成本市土壤环境状况的定期发布、二 强化土壤环境管理专业技能 建立园林绿化土壤环境质量调查评估与监测体系 开展园林绿化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估.建设专业化的园林绿化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并进行长期动态监测。建立园林绿化土壤污染防治专业队伍、三,坚持技术引领、构建园林绿化土壤污染防治技术标准体系.园林绿化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事关食用林产品安全、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系统安全。然而,由于园林绿化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起步较晚,技术研究相对滞后、零散。难以形成技术标准体系,重点研究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果园。食用林产品用地.水源涵养林地以及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城市绿地 湿地等的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技术。进行污染土壤修复治理及土壤改良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优先研究制定与园林绿化农药化肥减量施用、土壤环境质量调查监测及受污染土壤修复治理等相关的技术标准 建立园林绿化土壤污染防治标准体系,四.坚持治用结合,构建园林绿化土壤污染防治工程应用体系,按照优先确保食用林产品用地及水源涵养林土壤环境安全、保障湿地植被正常生长及生态功能的有效发挥,全面提升林地、绿地土壤肥力及生态功能的原则,将土壤污染防治与质量提升技术与园林绿化工程相结合.通过技术集成 适时运用到食用林产品安全生产,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及林地.绿地管护中,进一步优化园林绿化土壤环境质量、确保园林绿化土壤安全利用率达标,三,工作目标、结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北京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及北京市园林绿化工作实际、合理安排 统筹谋划北京市园林绿化土壤污染防治及土壤质量提升各项工作、确保2020年年底前。全市园林绿化用地土壤环境风险基本管控.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基本建立、受污染的园林绿化用地及食用林产品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再开发利用为园林绿化用地的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园林绿化用地土壤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四.重点工作,一 依法防治,建立健全园林绿化土壤污染防治监管体系、1,建立土壤污染防治全局联动机制.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北京市园林绿化工作实际及首都战略定位。切实做好园林绿化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规划、统筹谋划、高位推动土壤污染防治各项工作、市园林绿化局有关部门和单位各司其职、分工协作,有序推进土壤环境质量调查与监测工作,实施园林绿化用地土壤环境质量信息化及分类管理,多措并举 部门联动,切实做好土壤污染物源头管控与受污染土壤修复治理、2,强化园林绿化用地水肥使用管理,禁止污泥及其加工品施用到食用林产品用地 水源涵养林地和山体陡坡等地,在经过充分试验研究和确保林地土壤环境安全情况下。制定处理达标后的城镇生活污泥在林地中试点使用管理办法 禁止污水直排园林绿化用地和污水灌溉、严格管理再生水灌溉 制定林地,绿地中水灌溉管理办法,探索建立果园有机肥.土壤重金属及果品质量协同监测机制.3,加大城市绿地土壤污染预防力度.加强城镇道路融雪剂使用管理.严禁路面融雪剂。含融雪剂的残雪及融化雪水进入绿地、防止土壤盐分超标.加强风景园林古建修缮过程中重金属污染的预防,4。加强湿地土壤环境保护.严禁向湿地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等排污行为,探索建立湿地水体,土壤环境质量协同监测机制 制定湿地生态用水水质管理办法.5、控制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农药使用,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药在园林绿化生产中使用 积极倡导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理念.加大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植保机械的示范推广力度。控制园林绿化用地农药使用量,制定出台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农药减量使用管理办法 6 全面推进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通过资源化利用使园林绿化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土壤改良剂等回归林地.绿地 提升土壤质量,避免因废弃物焚烧、填埋等引起的二次污染和资源浪费 7 加强科学普及与公众参与。利用网络平台、普及园林绿化土壤污染防治相关知识,加强法律法规政策宣传解读.营造保护土壤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强社会监督。鼓励公众对危害园林绿化土壤质量的违法行为进行检举 举报,依法对污染园林绿化用地土壤等违法行为提起公益诉讼.8,加强园林绿化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考核。按照。北京市园林绿化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任务分工,明确各单位园林绿化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职责 确保责任落实到人,建立园林绿化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考核机制,二.科学防治,建立园林绿化土壤环境质量调查监测体系,9。开展园林绿化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评估与监测、根据。北京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有关内容。结合本行业特点和发展需求、以全市范围内各类型园林绿化用地为对象.依托土壤污染防治国控.市控监测点位,布设园林绿化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进行园林绿化土壤环境质量调查评估与监测。重点对影响植物根系主要分布范围内土壤肥力的pH值,粒径组成.有机质含量等理化性质进行分析测定,同时对表征土壤环境安全的重金属、农药残留等主要污染物含量以及可能引起污染物输入的灌溉水。肥料等进行监测,于2020年年底前。完成第一次园林绿化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估工作。全面建成覆盖全市各类型园林绿化用地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监测重点包括.1,果园有机肥,土壤 果品质量协同监测 2.水源涵养林土壤环境质量监测.3 湿地水体与土壤环境质量协同监测、4,城市绿地土壤环境质量,灌溉水质.盐分.农药协同监测,5、风景园林古建修缮过程中土壤环境质量与重金属污染协同监测.10,建立园林绿化用地土壤环境数据库、整合各相关单位掌握的园林绿化用地土壤信息数据,于2018年年底前建立园林绿化用地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对第一次园林绿化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评估与监测获得数据及时进行汇总与入库管理.建立园林绿化用地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状况详细清单。配合构建全市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11 实施园林绿化土壤环境质量分类管理,根据土壤环境质量调查监测结果、对园林绿化用地进行分类管理.未污染或轻微污染的土壤划为优先保护类。轻度和中度污染的划为安全利用类。重度污染的划为严格管控类.发现土壤污染导致食用林产品质量问题的,对轻度污染和中度污染的园地。采取农艺措施。替代种植等安全利用措施.降低食用林产品超标风险、对重度污染的食用林产品用地、严禁种植食用林产品.12,加强园林绿化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与污染防治能力建设.根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际.进行园林绿化土壤污染防治专业人才培养,通过理论学习及应用实践、全面提升园林绿化行业人才队伍的土壤环境质量管理能力和专业技能 满足园林绿化土壤环境质量管理工作需要 三。规范防治、构建园林绿化土壤污染防治技术标准体系 13。组织实施园林绿化土壤污染防治专项技术研究,针对园林绿化土壤污染防治关键环节和重点难点,联合科研院校、搭建国际化的土壤污染防治交流合作平台.引进 消化、吸收国内外土壤污染防治的先进理念和技术 重点开展以下方面研究,1,园林绿化土壤环境质量调查评估与监测技术。2、园林绿化土壤环境质量分类管理及污染防控,修复技术 3。园林绿化用地水质管理.化肥减量化施用技术,4,果园土壤。有机肥。灌溉水,果品协同监测与调控技术、5 湿地水质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与调控技术,6。水源涵养林地土壤质量提升与重金属污染预防技术、7,林地绿地土壤结构改良及肥力提升技术、8。园林绿化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及农药减量施用技术,14、建立园林绿化土壤污染防治技术标准体系,将专项技术研究成果进行总结 提炼,制订一批园林绿化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地方标准或行业规范 建立园林绿化土壤污染防治技术标准体系。同时 通过标准,技术规范的整合,集成,建立园林绿化土壤污染防治标准化示范区.推广先进。成熟技术、宣贯标准化理念,重点制定以下标准.1,园林绿化土壤环境质量调查评估与监测技术标准.2、园林绿化用地土壤环境质量分类管理技术标准。3 果园土壤质量监测及水肥药使用技术标准、4,水源涵养林地土壤质量监测与污染源管理技术标准,5 湿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与水质调控技术标准,6,园林绿化用地中水灌溉技术标准。7、林地绿地土壤结构改良及肥力提升技术标准,8,园林绿化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及农药减量技术标准,9,园林绿化土壤污染修复及质量提升技术标准,四.工程防治,建立园林绿化土壤污染防治工程应用体系,15。加大园林绿化土壤污染修复与质量提升工程应用.通过技术集成,结合正在实施的园林绿化重点工程,实施一批园林绿化用地土壤修复与质量提升示范工程。以点带面.稳步推进、重点开展、1,果园水,肥,农药管理及土壤污染综合防控示范工程,2.水源涵养林地土壤污染源防控、肥力提升,林分优化示范工程.3.城镇绿地植被调控及高盐分土壤修复示范工程,4.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改土增肥示范工程.5 湿地水环境监测及土壤环境质量综合管控示范工程,6,园林绿化有害生物绿色防控与农药减量化示范工程,7,土壤污染生态修复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程,各项防治任务具体内容 实施进度。组织单位,依托项目及考核指标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