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监、测10,3.1.大面积填方,填海等地基处理工程 应对地面沉降进行长期监测,直到沉降达到稳定标准、施工过程中还应对土体位移 孔隙水压力等进行监测 10.3,2.基坑开挖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监测,实施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10 3.3、施工过程中降低地下水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时。应对地下水位变化 周边建筑物的沉降和位移。土体变形。地下管线变形等进行监测,10,3 4,预应力锚杆施工完成后应对锁定的预应力进行监测。监测锚杆数量不得少于锚杆总数的5 且不得少于6根.10,3、5。基坑开挖监测包括支护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地下水位变化及周边建、构 筑物.地下管线等市政设施的沉降和位移等监测内容可按表10,3,5选择、表10,3、5,基坑监测项目选择表 注、1,为应测项目、为宜测项目,为可不测项目、2,对深度超过15m的基坑宜设坑底土回弹监测点,3 基坑周边环境进行保护要求严格时.地下水位监测应包括对基坑内.外地下水位进行监测、10.3,6 边坡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严格记录气象条件.挖方 填方、堆载等情况,尚应对边坡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进行监测。直到变形稳定为止、且不得少于二年。爆破施工时。应监控爆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10 3。7.对挤土桩布桩较密或周边环境保护要求严格时、应对打桩过程中造成的土体隆起和位移.邻桩桩顶标高及桩位,孔隙水压力等进行监测,10,3。8,下列建筑物应在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进行沉降变形观测,1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建筑物。2 软弱地基上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建筑物,3、处理地基上的建筑物,4。加层,扩建建筑物、5.受邻近深基坑开挖施工影响或受场地地下水等环境因素变化影响的建筑物。6,采用新型基础或新型结构的建筑物.10 3,9、需要积累建筑物沉降经验或进行设计反分析的工程,应进行建筑物沉降观测和基础反力监测.沉降观测宜同时设分层沉降监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