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 支护结构内支撑9、5 1、常用的内支撑体系有平面支撑体系和竖向斜撑体系两种,平面支撑体系可以直接平衡支撑两端支护墙上所受到的侧压力、且构造简单.受力明确 适用范围较广。但当构件长度较大时。应考虑平面受弯及弹性压缩对基坑位移的影响 此外。当基坑两侧的水平作用力相差悬殊时、支护墙的位移会通过水平支撑而相互影响,此时应调整支护结构的计算模型、竖向斜撑体系.图57.的作用是将支护墙上侧压力通过斜撑传到基坑开挖面以下的地基上,它的施工流程是,支护墙完成后.先对基坑中部的土层采取放坡开挖。然后安装斜撑 再挖除四周留下的土坡。对于平面尺寸较大。形状不很规则,但深度较浅的基坑采用竖向斜撑体系施工比较简单 也可节省支撑材料 图57.竖向斜撑体系1、围护墙。2。墙顶梁,3,斜撑,4,斜撑基础,5 基础压杆。6.立柱.7。系杆,8。土堤,由以上两种基本支撑体系.也可以演变为其他支撑体系,如 中心岛.为方案、类似竖向斜撑方案、先在基坑中部放坡挖土.施工中部主体结构.然后利用完成的主体结构安装水平支撑或斜撑.再挖除四周留下的土坡、当必须利用支撑构件兼作施工平台或栈桥时.除应满足内支撑体系计算的有关规定外 尚应满足作业平台,或栈桥、结构的承载力和变形要求.因此需另行设计,9 5,2。基坑支护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分析大多采用平面杆系模型进行计算 通常把支撑系统结构视为平面框架,承受支护桩传来的侧向力 为避免计算模型产生、漂移。现象,应在适当部位加设水平约束或采用.弹簧.等予以约束。当基坑周边的土层分布或土性差异大.或坑内挖深差异大.不同的支护桩其受力条件相差较大时。应考虑支撑系统节点与支撑桩支点之间的变形协调 这时应采用支撑桩与支撑系统结合在一起的空间结构计算简图进行内力分析、支撑系统中的竖向支撑立柱,应按偏心受压构件计算.计算时除应考虑竖向荷载作用外 尚应考虑支撑横向水平力对立柱产生的弯矩 以及土方开挖时。作用在立柱上的侧向土压力引起的弯矩、9 5、3.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当采用内支撑结构时、支撑结构的设置与拆除是支撑结构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设计时应有针对性地对支撑结构的设置和拆除过程中的各种工况进行设计计算,如果支撑结构的施工与设计工况不一致、将可能导致基坑支护结构发生承载力,变形.稳定性破坏,因此支撑结构的施工、包括设置。拆除。土方开挖等。应严格按照设计工况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