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承载力计算5。2,1。基础底面的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轴心荷载作用时pk.ƒa 5,2.1。1,式中、pk,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kPa,ƒ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2。当偏心荷载作用时 除符合式.5,2.1。1。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式规定、pkmax,1 2ƒa,5、2.1、2,式中、pkmax。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大压力值 kPa 5 2.2 基础底面的压力.可按下列公式确定,1 当轴心荷载作用时pk。Fk,Gk.A 5.2,2、1。式中,Fk,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kN。Gk 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kN,A 基础底面面积、m2 2.当偏心荷载作用时pkmax。Fk.Gk、A Mk W。5.2,2。2。pkmin、Fk.Gk,A。Mk,W 5。2.2。3。式中,Mk,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作用于基础底面的力矩值.kN.m W 基础底面的抵抗矩 m3.pkmin 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小压力值。kPa、3 当基础底面形状为矩形且偏心距e、b、6时、图5、2,2,pkmax应按下式计算,pkmax,2 Fk,Gk、3la.5,2,2 4,式中 l,垂直于力矩作用方向的基础底面边长,m.a.合力作用点至基础底面最大压力边缘的距离、m。图5,2。2 偏心荷载。e、b、6,下基底压力计算示意b、力矩作用方向基础底面边长5.2 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由载荷试验或其他原位测试.公式计算,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等方法综合确定,5,2.4、当基础宽度大于3m或埋置深度大于0 5m时.从载荷试验或其他原位测试.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尚应按下式修正 ƒa ƒak ηbγ b,3。ηdγm d。0、5,5。2 4,式中、ƒ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ƒ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按本规范第5,2。3条的原则确定、ηb ηd,基础宽度和埋置深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按基底下土的类别查表5,2.4取值 γ、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kN m3。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b。基础底面宽度,m,当基础底面宽度小于3m时按3m取值,大于6m时按6m取值.γ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kN,m3、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取有效重度、d 基础埋置深度.m 宜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在填方整平地区,可自填土地面标高算起,但填土在上部结构施工后完成时.应从天然地面标高算起。对于地下室 当采用箱形基础或筏基时,基础埋置深度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当采用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时.应从室内地面标高算起。表5 2,4,承载力修正系数、注,1,强风化和全风化的岩石,可参照所风化成的相应土类取值,其他状态下的岩石不修正,2、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本规范附录D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确定时ηd取0,3,含水比是指土的天然含水量与液限的比值,4,大面积压实填土是指填土范围大于两倍基础宽度的填土、5,2,5,当偏心距e小于或等于0,033倍基础底面宽度时,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按下式计算 并应满足变形要求,ƒa Mbγb.Mdγmd,Mcck,5,2,5,式中 ƒa。由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Mb,Md,Mc,承载力系数。按表5、2,5确定,b.基础底面宽度,m.大于6m时按6m取值 对于砂土小于3m时按3m取值,ck 基底下一倍短边宽度的深度范围内土的黏聚力标准值,kPa。表5 2。5 承载力系数Mb Md、Mc。注。φk 基底下一倍短边宽度的深度范围内土的内摩擦角标准值.5 2、6 对于完整 较完整 较破碎的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按本规范附录H岩石地基载荷试验方法确定 对破碎,极破碎的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根据平板载荷试验确定。对完整、较完整和较破碎的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也可根据室内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按下式进行计算,ƒa、ψr ƒrk。5 2 6、式中.ƒa.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kPa。ƒrk,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kPa,可按本规范附录J确定。ψr。折减系数,根据岩体完整程度以及结构面的间距。宽度,产状和组合,由地方经验确定 无经验时。对完整岩体可取0.5。对较完整岩体可取0,2,0。5、对较破碎岩体可取0,1,0,2,注,1,上述折减系数值未考虑施工因素及建筑物使用后风化作用的继续。2。对于黏土质岩,在确保施工期及使用期不致遭水浸泡时.也可采用天然湿度的试样,不进行饱和处理 5,2.7。当地基受力层范围内有软弱下卧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按下式验算软弱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pz pcz、ƒaz.5,2。7、1,式中 pz、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压力值.kPa。pcz、软弱下卧层顶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kPa,ƒaz,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2,对条形基础和矩形基础 式。5、2,7 1.中的pz值可按下列公式简化计算。条形基础pz.b,pk。pc b,2ztanθ.5,2.7。2 矩形基础pz、lb、pk。pc,b、2ztanθ,l.2ztanθ,5、2。7,3,式中。b.矩形基础或条形基础底边的宽度、m,l.矩形基础底边的长度、m。pc,基础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kPa、z、基础底面至软弱下卧层顶面的距离,m,θ。地基压力扩散线与垂直线的夹角、可按表5、2,7采用 表5 2,7,地基压力扩散角θ。注。1、Es1为上层土压缩模量。Es2为下层土压缩模量、2,z。b。0,25时取θ,0。必要时 宜由试验确定,z、b、0。50时θ值不变,3,z.b在0,25与0。50之间可插值使用。5,2 8。对于沉降已经稳定的建筑或经过预压的地基。可适当提高地基承载力,

页面正在加载中,点此刷新

批注书签

批注书签自动云同步,随时随地查阅更便捷!

建标库的PC电脑版Android版iPhone版,已全面支持“云批注和云书签”功能。您可以在下载最新版客户端后,立即体验。

在各客户端的资源阅读界面,选中相应的文字内容后,自动弹出云批注菜单;填写相应的信息保存,自动云存储;其它设备随时可查看。

复制 搜索 分享

"大量文字复制"等功能仅限VIP会员使用,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选择少量文本,重新进行复制操作

2、开通VIP,享受下载海量资源、文字任意复制等特权

支持平台发展,开通VIP服务
QQ好友 微信 百度贴吧 新浪微博 QQ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