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联接与紧固5 2,1。螺栓或螺钉联接紧固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螺栓紧固时,宜釆用呆扳手、不得使用打击法和超过螺栓的许用应力,2.多只螺栓或螺钉联接同一装配件紧固时、各螺栓或螺钉应交叉.对称和均匀地拧紧,当有定位销时应从靠近该销的螺栓或螺钉开始均匀拧紧 3、螺栓头,螺母与被连接件的接触应紧密、对接触面积和接触间隙有特殊要求时 尚应按规定的要求进行检验、4,螺栓与螺母拧紧后,螺栓应露出螺母2、3个螺距、其支承面应与被紧固零件贴合.沉头螺钉紧固后,沉头应埋入机件内,不得外露,5.有锁紧要求的螺栓 拧紧后应按其规定进行锁紧。用双螺母锁紧时,应先装薄螺母后装厚螺母.每个螺母下面不得用两个相同的垫圈.5、2.2,精制螺栓和高强度螺栓装配前.应按设计要求检验螺孔直径的尺寸和加工精度 5,2.3,不锈钢 铜,铝等材质的螺栓装配时,应在螺纹部分涂抹防咬合剂。5.2,4,螺栓紧固时有预紧力要求时 可采用下列方法控制,1、可利用专用力矩扳手、2,可控制螺栓紧固后的长度、图5 2,4,1、螺栓紧固后的长度可按下式计算,式中 Lm、螺栓紧固后的长度 mm LS 螺栓与被联接件间隙为零时的原始长度.mm。P0,预紧力.N。CL。螺栓刚度、N、mm.可按本规范附录F的规定计算。3,大直径的螺栓可釆用液压拉伸法进行紧固.螺栓紧固后的长度值可按下式计算、式中。CF,被连接件刚度,N.mm.可按本规范附录F的规定计算.4、大直径的螺栓亦可采用加热伸长法控制螺栓紧固,螺栓紧固后的长度可按本规范式。5,2、4、2.计算,钢制螺栓加热温度不得超过400 5.采用螺母转角法紧固时,图5 2,4 2。其螺母转角法的角度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θ.一螺母转角法的角度值 t,螺距、mm。5 2,5,高强度螺栓的装配。应符合下列要求,1,高强度螺栓在装配前,应按设计要求检查和处理被联接件的接合面。装配时,接合面应保持干燥。严禁在雨中进行装配,2。不得用高强度螺栓兼做临时螺栓,3,安装高强度螺栓时。不得强行穿入螺栓孔,当不能自由穿入时。该孔应用铰刀修整、铰孔前应将四周螺栓全部拧紧、修整后孔的最大直径应小于螺栓直径的1。2倍 4。组装螺栓联接副时,垫圈有倒角的一侧应朝向螺母支撑面,5。高强度螺栓的初拧.复拧和终拧应在同一天内完成,5,2,6、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装配除应符合本规范第5、2.5条要求外 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的终拧扭矩值,宜按下式计算,TC.KPCd,5。2,6.式中.TC。终拧扭矩值、N m、PC、施工预紧力.kN 按本规范附录F的规定确定,K,扭矩系数。取0,11,0、15,d、螺栓公称直径 mm、2 施工所用的扭矩扳手.每次使用前必须校正 其扭矩偏差不得大于,5.并应在合格后使用.校正用的扭矩扳手。其扭矩允许偏差为、3 3,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的拧紧应分为初拧和终拧,对于大型节点应分为初拧.复拧和终拧,初拧扭矩应为终拧扭矩值的50.复拧扭矩应等于初拧扭矩。初拧或复拧后的高强度螺栓应在螺母上涂上标记,然后按终拧扭矩值进行终拧、终拧后的螺栓应用另一种颜色在螺母上涂上标记 4.螺栓拧紧时。应只准在螺母上施加扭矩、5.2、7.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装配。应符合本规范第5、2。5条和第5,2,6条的要求、终拧时,应拧掉螺栓尾部的梅花头。对于个别不能用专用扳手终拧的螺栓.其终拧扭矩值计算时、扭矩系数宜取0。13,5、2。8.键的装配应符合下列要求,1、现场配制的各种类型的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键.技术条件、GB、T.1568的有关规定、2。键的表面不应有裂纹 浮锈,氧化皮和条痕,凹痕及毛刺,键和键槽的表面粗糙度.平面度和尺寸在装配前均应检验且符合规定 3。平键装配时、键的两端不得翘起。平键与固定键的键槽两侧面应紧密接触,其配合面不得有间隙 4,导向键和半圆键、两个侧面与键槽应紧密接触.与轮毂键槽底面应有间隙。5 楔键和钩头楔键的上、下面,与轴和轮毂的键槽底面的接触面积不应小于70、且不接触部分不得集中于一段,外露部分的长度应为斜面长度的10 15、6,切向键的两斜面间以及键的侧面与轴和轮毂键槽的工作面间。均应紧密接触.装配后相互位置应釆用销固定.7、花键装配时、同时接触的齿数不应少于2。3、接触率在键齿的长度和高度方向不应低于50,8,间隙配合的平键或花键装配后.相配件应移动自如。不应有松紧不匀现象。9、装配时,轴键槽及轮毂键槽轴心线的对称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GB T.1184的对称度公差等级H,K,L选取、5、2,9,定位销的装配应符合下列要求.1.定位销的型式 规格、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2。有关联接机件及其几何精度应经调整符合要求后装销,3,销与销孔装配前.应涂抹润滑油脂或防咬合剂、4.装配定位销时不宜使销承受载荷,宜根据销的性质选择相应的方法装入,销孔的位置应正确,5.圆锥定位销装配时,应与孔进行涂色检查、其接触率不应小于配合长度的60、并应分布均匀 6.螺尾圆锥销装入相关零件后,其大端应沉入孔内.7 装配中发现销和销孔不符合要求时、应铰孔,并应另配新销 对配制定位精度要求高的新销,应在机械设备的几何精度符合要求或空负荷试运转合格后进行。5。2,10.具有过盈的配合件装配 应符合下列要求.1。装配前应测量孔和轴的配合部位尺寸及进入端的倒角角度与尺寸。并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2 在常温下装配时.应将配合面清洗洁净,并涂一薄层不含二硫化钼添加剂的润滑油。装入时用力应均匀、不得直接打击装配件,3,纵向过盈联接的装配。宜采用压装法.压入力宜按本规范附录G第G 0.1条的规定计算,压装设备的压力 宜为压入力的3,25,3 75倍、压入或压出速度不宜大于5mm,s,压入后24h内,不得使装配件承受载荷、4。用液压充油法装.卸配合件时,配合面的表面粗糙度应按随机技术文件的要求检查 无表面粗糙度规定时,配合面的表面粗糙度按1 6。0。8μm检查.压力油应清洁,不得含有杂质和污物 对油沟。棱边应刮修倒圆,安装完后应用螺塞将油孔堵死.注,表面粗糙度数值为轮廓算术平均偏差、5.横向过盈连接的装配宜采用温差法、加热包容件时,加热应均匀,不得产生局部过热、未经热处理的装配件,加热温度应小于400。经过热处理的装配件。加热温度应小于回火温度 加热和冷却的温度宜按本规范附录G第G。0。3条和第G 0.4条计算,6,温差法装配时。应按随机技术文件规定,检查装配件的相互位置及相关尺寸 加热或冷却均不得使其温度变化过快.并应采取防止发生火灾及人员被灼伤或冻伤的措施,5,2。11.胀紧联接套,图5、2 11,装配,应符合下列要求、1,被联接件的尺寸的检验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光滑极限量规技术条件,GB。T,1957和、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GB.T,3177的有关规定。其表面应无污物,锈蚀和损伤 在清洗干净的胀紧联接套表面和被联接件的结合表面上 应均匀涂一层不含二硫化钼等添加剂的薄润滑油 2、胀紧联接套应平滑地装入联接孔内,且应防止倾斜、胀紧联接套螺钉应用力矩扳手对称,交叉,均匀地拧紧、拧紧时应先以拧紧力矩值的1。3拧紧,再以拧紧力矩值的1,2拧紧,最后以拧紧力矩值拧紧、并应以拧紧力矩值检查全部螺钉,拧紧力矩应符合设计的规定,无规定时。可按国家现行标准、胀紧联结套、型式与基本尺寸,JB、T,7934、1999的有关规定确定,3.安装完毕后.应在胀紧联接套外露端面及螺钉头部涂上一层防锈油脂,在腐蚀介质中工作的胀紧联接套,应釆用专门的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