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2。地基监测9,2,3。地表变形监测一般可按网格布置 网格的方向宜顺主沟方向和垂直主沟方向 在斜坡地带.挖填交接面附近,地形较陡等部位,宜适当加密观测点.对地形地貌突变部位,地质条件复杂部位、使用期间可能发生问题部位和施工薄弱段等处也应增设监测点,水平位移监测一般设置在地形变化大、可能发生水平位移的地段。可选择代表性断面进行监测,内部分层沉降监测点的间距一般根据原场地地基的地基条件、填筑地基的均匀性综合考虑,分层沉降断面的选择要考虑沉降计算和反演分析的需要.由于原始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的复杂性.高填方工程通常会出现地表裂缝、在原场地地基存在软弱土 陡坎地形的部位容易出现明显裂缝 明显裂缝一般指裂缝宽度超过5mm、裂缝平面长度超过5m,9。2、4 土压力监测一般根据数值计算的需要设置 可布置在最大填筑厚度.受力情况复杂.工程地质条件差或结构薄弱等部位,可在地形条件复杂时设置1个。2个观测横断面。土压力观测断面上的测点.竖向间隔一般为5m,10m 一般不少于3个。4个监测高程,土压力观测断面的位置,应同高填方内孔隙水压力,变形观测断面相结合。同一测点区内各观测仪器之间的距离不宜超过2m,埋设时、宜在埋设点附近取样,进行土的干密度、级配等物理性质试验和力学性质试验、孔隙水压力观测的同时应测计地下水位变化.用于校验孔隙水压力计观测数据.9 2、6、盲沟出水口不但要观测水量排出是否正常、还要观测水质是否浑浊。一旦水中泥沙含量变大,则意味着地下水排出过程中携带了地基土中的细颗粒。严重时将形成空洞。坍塌.影响地基稳定、用于观测盲沟出水量的所有集水和量水设施均应避免客水干扰、观测工作应在相对固定出口或堰口进行、盲沟出水量的观测方法可参照现行河流流量测验规范和水文普通测量规范的有关规定.根据盲沟出水量的大小和汇集条件,宜采用如下方法和设备,1.当流量小于1L,s时。宜采用容积法,2.当流量在1L s 30L。s之间时,宜采用量水堰法。3。当流量大于300L.s或难以设置水堰时、应将盲沟出水引入排水沟中,采用测流速法、9,2,7,各类监测点埋设应确保稳固。与监测体紧密接触,以保证监测的准确性 另外还要采取必要的保护和警示措施、以免监测标志受损或毁坏、9 2 8,不同地质条件下的高填方工程 由于填料性质的不同,原场地地基地质条件的不同,其变形稳定所需要的时间会有差异,监测频率的确定应考虑其固结稳定规律、监测周期的确定应满足变形预测的需要、监测工作应保证监测数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根据监测量的变化情况,适当增减观测频次和间隔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