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工程监测9,1,一般规定9,1.1、高填方工程一般具有土石方量大 施工周期紧,建设环境复杂 相互影响因素多等特点,现有的土力学理论尚不能完全解决高填方设计中遇到的变形与稳定性问题,要在时间。空间上对高填方的变形与稳定性问题作出准确判断必须依赖高填方施工过程和竣工后的现场监测成果、每个高填方工程都有其自身特点、影响因素和复杂性各不相同、开展高填方工程监测工作前。应制定专门的监测方案,9、1、2,监测方案编制应充分收集勘察、设计 施工、管理等各方面的资料,明确设计单位对工程监测提出的技术要求 在全面了解高填方的工程特点和设计关心的问题后、才能有针对性地编制监测方案,9,1 3。工程监测采用与设计。施工相同的高程和坐标控制网.便于监测数据的使用和反馈 由于高填方改变了地表形态、使得地应力在大范围内重新调整和分配、沉降影响范围可能较大 监测基准点设置不合理、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应定期对基准点进行复测,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9、1,4,9。1。6 监测点布设应根据工程特点。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布置、不同监测项目尽可能布置在同一断面或相近位置 有助于相互印证和满足数值分析的需要,监测点的布置还应考虑同一条件下有一定的互补或验证的数据,不至于因为某一个监测元件发生故障而缺失某种情况的数据 使得监测数据不完整,监测元件、仪器的选择既要考虑精度要求,还要考虑耐久性要求,有的监测元件可能单次精度比较高,但其抗干扰,抗腐蚀等耐久性较差 不能满足长期监测的要求、监测所用的电子水准仪、高精度全站仪等计量仪器.应按照要求定期进行检定.以保证所测数据准确性和有效性,不能检定的专有仪器设备可定期进行校准.每次测量前还应对各类仪器设备进行校验和检查。确保仪器状态正常,监测周期和频次总体上应该能反应物理量的变化过程及规律,变化较大时应加密观测 变化平缓时观测间隔时间可放宽,9,1,7.9.1,8.高填方工程一般工程量都很大.工程监测的项目众多 整个建设周期内各类监测数据信息量非常大、施工过程中还要记录填方施工信息 因此应建立完备的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各类监测数据的有效管理。以保证监测信息的准确和完整 以便为工程提供必要的依据。9。1、9 施工过程中参建各方人员很多 较为容易发现异常情况、填筑施工完成后.更应重视巡查工作、现场巡视的主要内容包括地面有无裂缝.洞穴 积水,冲刷,崩塌。滑移等异常情况、大雨后还应巡视地下水位 盲沟出水口水质有无浑浊、含泥量增大等情况 对边坡工程的巡查内容还应包括排水系统是否通畅 护面或护坡是否损坏,支挡结构有无开裂 错断.倾斜.护坡植被是否完好等 巡视检查中发现异常现象时。应按应急预案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