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原场地地基处理5 3,1 本条规定了原场地地基处理设计在综合考虑场地条件和周边环境的同时 应从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进行比较 5。3,2,5.3。4,软弱土地基应优先采用技术成熟,质量可靠。易操作。经济节约的处理方法,大量工程实践证明对土层厚度小于6m的软弱土层采用换填垫层,压.夯、实,强夯置换、复合地基等方法处理软弱土地基是有效的,设计时应根据具体工程条件选用场地适用性好 质量可控性高的方法,目前对压 夯。法的影响深度和有效影响深度认识不一,工程实际表明岩土特性,地下水埋深等都会影响处理深度.1,对膨胀土,盐渍土、多年冻土等特殊性岩土地基处理 如无可参照的工程经验时、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2 高填方工程中.建,构 筑物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为基岩时 应注意在填挖交接处的搭接坡比应较小.以便调节填挖过渡处较短距离内的沉降差 例如,贵阳和昆明长水等机场采用道基设计底面以下0m.3m不大于1,8.3m 8m不大于1,2,8m以下不大于1.1的要求处理。图1,监测结果表明过渡良好.图1,道面结构层底标高下填挖交界面过渡段开挖斜坡示意1,放坡后地面、2,60cm厚垫层底面。3 60cm厚垫层.4,60cm厚垫层顶面,5 道面结构层,6.道面顶面,7,挖方区原地面。8.填方区清表后地面,9.填筑地基 1.高填方地基不重视填挖交接面的处理、容易造成上部建.构 筑物的损坏 因此,高填方地基.除控制沉降变形外。尚需注意填筑地基与原场地地基坡面交接处的处理,该处经常是导致高填方地基出现问题的薄弱环节,特别是挖方区地基为岩石的情况.对此类场地 除了采用传统的处理方法将挖方区超挖300mm,600mm 换填炉渣。中粗砂或碎石等作为褥垫层.以消除或减小因上部荷载对交接处地基产生的应力集中,达到调整地基差异沉降的目的外 尚应注意在交接处采用较小的搭接坡比、以减少填挖过渡处的沉降差。贵阳龙洞堡机场中填方区和挖方区按本条所述方法处理后,经地基沉降长期,1412d.观测,地基差异沉降量为0 27mm。相对沉降差为0,0054,道面最大沉降量为3,5mm.沉降差为0.20mm 由此表明 山区高填方对填挖交界面的挖方界面。采用斜坡开挖搭接填方区.其处理方法是成功的、2、通过对两种搭接处理方法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可知.填挖交界面处采用斜坡搭接处理不但可以减少填料厚度变化较大处产生的差异沉降、同时可将沉降曲线的角点突变转化为平稳过渡.另外.采取斜坡搭接处理还可以有效减少交界面处土体内部的应力集中、从而可以减少交界面处地基发生剪切破坏的概率。5,3,6,工程实践表明,对直径较小.顶板完整的溶洞。采用跨越结构的方式进行处理是可行的.对直径较大 顶板破碎的溶洞采取强夯处理是有效的.强夯的目的是预施加作用力破坏稳定性较差的顶板.同时加固覆盖土层。是防治结合的措施.确定强夯处理范围的影响因素较多。具体工程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5。3,7.土洞受岩溶水排泄情况和地下水在土岩交界面活动情况影响较大,极易发展为塌陷.危害大、应彻底处理、岩溶发育因水而起、疏导地下水有助于减缓岩溶尤其是土洞的发育、同时可降低岩溶塌陷的可能性 5、3。8,岩溶漏斗和岩溶洼地出露地表、充填物一般不密实 对工程有影响的一般都应进行处理,岩溶漏斗。岩溶洼地的处理对象主要是岩溶内充填物、可通过强夯加固密实、5。3,9 对于作为地下水通道的落水洞 应遵循。宜疏不宜堵,的原则 落水洞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充填洞穴 防止管涌、避免洞穴进一步发育 落水洞处理一般采取反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