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基本规定3,0 1,本条规定要求高填方地基在设计和施工前。应完成工程场地的测量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高填方地基工程涉及面广、工程量大 土石方量多。工期长 工程投资高.正式设计和施工前.应查清地质情况。平衡挖填土石方量以及考虑地基处理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评价水文,地质和环境等问题 高填方地基工程不能边勘察。边设计和边施工、而应坚持按正常的建设程序进行勘察,设计和施工工作。同时规定了在施工之前设计必须确定原场地地基和填筑地基的处理目标,制定地基处理方法 处理范围 质量控制指标及技术要求.3.0、2、建筑场地分区是按照工程建设项目的使用功能及建、构,筑物结构的复杂程度,对地基的变形要求及影响范围等确定的 分区的目的是在勘察,原场地处理以及填筑地基的填料选择 质量控制等方面对不同区域,不同部位有所区别和对待,防止高填方地基对整个场区采取.一刀切,的同一标准 3、0,3,本条是对高填方地基设计前应完成工作的规定,要求调查了解当地地基处理经验和类似场地上的工程经验 确定原场地和填筑地基的处理目的和要求.拟定地基处理方法,处理范围,质量控制指标及技术要求。3 0.4,本条规定强调了高填方地基进行试验的重要性。高填方地基场地条件,安全等级,建设场地分区.填料性质等一般较复杂 各个地区情况差异较大.因此初步设计阶段应进行现场试验或试验性施工,通过调试机械设备。确定施工工艺.用料及配比等各项施工参数,检验已经选定的加固设计参数和处理效果。为施工设计图提供必要的参数,优化设计.节约投资,同时,由于勘察资料具有相对性和局限性,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 及时校验和调整设计 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3,0,5 工程测量是为工程建设的总平面规划。建设用地、初步设计 施工图设计及施工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 1。测量范围.应为已批准的工程建设的总平面规划范围,2,测量范围内测量比例可按1 1000,1 2000测绘地形图 3、测量要求,在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的同时,尚应满足本规范要求。4。首级平面,高程控制点、网,的测量应采用规范中的一级导线和二等水准.作为首级平面、高程控制点.网 的加密及独立地段的平面、高程控制点,网 可采用规范中的图根导线和三等水准,高填方工程多属永久性工程 测量成果作为最基本的数据、应采用国家统一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以便于后续工程建设各环节的对接、保证工程数据的延续、当测区联测有困难时,可采用场地所在地区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或独立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但应实测真北方位。在详勘阶段根据设计要求.可建立场地坐标系统,3 0,6,3.0。7。原场地岩土工程勘察应分阶段进行、勘察分为初步勘察,详细勘察以及施工勘察,初步勘察和测量应满足试验区,段,设计和工程初步设计的要求。详细勘察和测量应满足施工图设计要求,场地工程测量应以控制测量和地形测量为主.初步勘察和测量应满足试验区,段,设计和工程初步设计的要求,详细勘察和测量应满足施工图设计要求,3.0.8。3,0 9 高填方地基多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地区,工程地质复杂多变,岩土工程性质差异较大.存在诸多不良地质情况.影响高填方地基的稳定和建,构,筑物的安全 因此 在填筑地基前.应查清楚原场地存在的软弱土 特殊土以及不良地质作用,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处理部位分为地表处理,原始地形边坡和坡面处理,挖填交界段的处理等.3,0。10。本条对高填方填筑地基的设计和施工进行了规定 1.国内近年来的一些高填方地基的工程实践、有很多成功的范例、也有失败教训.在失败的工程实例中.有的属于地基失稳。有的属于变形量大,其中有一个高填方填筑地基总的填筑厚度为53m.当填筑到设计高程时,顶面沉降达2.4m,对这些工程,不得不进行返工补救处理 因此填筑地基应进行变形控制和稳定验算.以保证高填方地基的安全运用和经济效益,2,高填方地基沉降包括原场地地基沉降和填筑地基沉降两部分,在工程设计中.应对地基沉降进行估算。特别是填筑地基的工后沉降,对超过设计所能容许的变形和不均匀沉降时,应采取处理措施.填筑地基工后沉降,对不同行业.不同建。构。筑物要求不同,根据经验 山区高填方填筑地基工后沉降量和差异沉降,可参照以下要求.1。山区机场高填方填筑地基工后沉降,飞行区道槽区工后沉降,采用级配良好的块石,碎石填筑地基,工后地基沉降量一般控制在20mm。40mm,地基差异沉降.一般控制在1,0。1 5 采用土料和土夹石混合料高填方填筑地基,工后地基沉降量一般控制在100mm。200mm,运行期的地基差异沉降、一般控制在1,5、1。8.飞行区土面区.边坡区与边坡稳定影响区的工后地基沉降量控制、采用块石 碎石填筑地基时。工后地基沉降量一般控制在100mm、200mm 采用土料和土夹石混合料填筑地基时。工后地基沉降量一般控制在200mm,300mm,2,一般建筑区工后地基沉降量控制。采用块石.碎石填筑地基时,工后沉降量一般可控制在40mm 60mm,采用土料和土夹石混合料填筑地基时、工后沉降量一般控制在60mm,80mm 使用期地基差异沉降一般控制在1。3 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对建筑物的地基变形值作了规定和要求,影响高填方地基变形的因素复杂,工程条件繁多。目前尚无实用的理论计算方法可用于工程实践。工程设计中。主要依据设计经验和工程类比以及参照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估算,并通过本规范对原场地地基处理,填筑地基以及边坡等的质量要求控制措施解决、关于原场地下卧层问题。考虑到高填方填筑地基的实际施工程序.为分层填筑 分层压,或夯.实,对于填料为粗粒土、采用强夯法施工。分层填筑厚度一般控制在4,0m左右 对于细粒土。采用碾压法施工,分层厚度控制在小于0、5m 当处理上层土时,对下面的填筑地基均有加固作用、且填筑地基从开始填筑到设计高程将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因此 随着填筑地基分层填筑、分层施工、下卧层的地基是加载预压过程.土体强度随着分层填筑处理而产生固结压密.但如何定量提出下卧层地基处理的要求,目前研究还不够,根据工程经验 原场地地基承载力不小于240kPa。地基土为低压缩性 原场地地基可以满足高填方地基的沉降和稳定要求,可以作为参考.3、预留发展区填筑地基的工后沉降量一般控制在200mm,300mm 4,现行行业标准.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对软土地区路基容许工后沉降量要求见表1。表1 公路路基容许工后沉降量、对于山区路堤所处的地形。地基。填料情况十分复杂.国内虽然对填筑厚度超过20m的高路堤的工后沉降控制进行了研究 但获得的成果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在四川成雅高速公路上对全线高路堤进行了沉降观测 结合通车后出现不均匀沉降的情况.以及结合对广西南宁、桂林高速公路不均匀沉降隋况实测结果,分析得出、为控制路基不均匀变形.路堤的工后沉降控制标准为40mm较为合适、5。现行行业标准,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TB。10035对铁路路基的工后沉降控制标准见表2、表2。铁路路基的工后沉降控制标准,6,现行行业标准,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DL、T、5395对碾压式土石坝土质防渗体分区坝竣工后沉降量要求不宜大于坝高的1.对于特殊坝基 允许总沉降量应视具体情况确定。3,0。11,本条把高填方填筑地基应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压,夯.实,分层检测和验收作为强制性条文.强调了.分层 的重要性、决不允许施工过程中出现无序施工,必须保证每层按设计要求压实或夯实.分层填筑地基必须满足密实,均匀和稳定要求方可进行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时 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高填方地基由于填方高,在保证地基稳定的前提下,要求形成地基密实、均匀.检测手段主要有静载荷试验,静力触探和动力触探,标准贯入。以及室内土工试验等、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原场地地基和填筑地基不允许作为建 构 筑物的地基持力层,3、0.12 监测工作应贯穿于高填方地基的施工期间和使用期间。监测结果是工程质量检验的主要依据,也是检验设计.施工质量和进行工程总结的重要资料,通过监测数据分析.可以验证原场地与填筑地基的稳定性和沉降变形 及时掌握高填方地基的工作状态。避免意外事故发生,监测工作应有专人负责,终止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监测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1,监测应能较全面地反映填筑地基和原场地地基的工作状态。目的明确 重点突出 2、应结合工程特点.有针对性布置监测项目和仪器 监测断面和部位应有代表性.3。对沉降有特殊要求的填筑地基和边坡工程以及高填方地基上重要的建.构,筑物。应加强监测设置.并应进行长期监测、3、0、13、高填方地基施工过程属于隐蔽工程.施工质量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事后检测和补救亦较困难.施工过程中必须有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质量控制和监测 通过了解和掌握地基处理的目的,加固原理,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确保每道工序处于受控状态。并将检测工作视作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 施工中,发现质量不合格或场地条件与设计不相符、要及时汇报给设计人员和监理人员 以便妥善解决,质量验收应按分部工程,分项工程进行质量检验和验收 3,0 14。本条对填筑地基处理完成至开始在填筑地基设计高程进行建,构。筑物施工的最少置放时间作出规定、采用块石,碎石填料时为1个雨季。采用其他填料时宜为,1,2。个雨季。实际工程中、在施工期间和工后进行沉降和变形监测 通过沉降观测资料可以分析判断高填方地基变形的发展趋势 结合建、构、筑物的地基沉降控制要求。推算最终沉降,从而确定建,构,筑物的建造时间.建 构,筑物的地基变形允许值和沉降变形观测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执行。3.0.15 高填方地基必须贯彻实施水土保持法和环境保护法.采取必要措施进行环境保护。防止水土污染和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