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水文地质勘察4 4,1 水文地质测绘的比例尺及范围应根据勘察阶段.工程特点和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确定。4、4 2、水文地质调查应符合下列规定、1、根据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工程完工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改变可能引起的环境地质,水土保持和地质灾害问题、并应作出评价,2,内容应包括区域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气象、植被分布等及其与水文地质条件的关系,区域水文地质特征。地下水的赋存条件与分布规律 地下水的水质,水量及其补给条件与运动规律。含、透,水层和隔水层的埋藏与分布特征,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复杂时应进行水文地质分区、3 搜集和分析区域自然地理.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包括勘探成果及水井资料.4。水文地质资料缺乏的地区应进行区域水文地质调查、重点地段可采用简易勘探手段验证。4 4、3、水文地质物探应根据被探测对象的物性特征 采用有效方法综合探测、关键点位及典型地段的探测成果应经钻探或其他手段验证、4.4,4。水文地质试验应以现场试验为主 室内试验为辅 试验的位置 数量和方法应结合勘察阶段和工程特点确定。4,4.5。水文地质勘察应符合下列规定,1,查明场区地下水的类型.补给来源,排泄条件,历年最高地下水位。近3年.5年最高地下水位 确定水位变化幅度 并应实测地下水位、设置长期观测孔,2 调查场区附近的河流。水系.水源及水的流向,流速 流量 10年。15年,20年一遇的水位和历年最高洪水位及其发生时间和淹没范围 3 当地下水可能浸湿基础时 应根据其埋藏特征采取有代表性的水样进行腐蚀性分析,评价地下水对混凝土。金属材料有无腐蚀性、冻土地区应评价地下水对土的冻胀和融陷的影响、4 4,6、岩溶地区水文地质勘察应符合下列规定,1、查明岩溶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对工程场地存在的岩溶水文地质问题进行分析评价,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处理建议,2,勘察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1.岩溶地貌发育特征及与邻近河流之间的关系,可能出现渗漏的低邻谷高程。距离、河弯捷径长度,本河流裂点及下游排泄基准面高程 距离等,2,新构造运动特点及其对岩溶发育的控制作用、褶皱.断裂性质及空间展布情况 岩溶特征、规模,分布,发育规律 岩溶洞穴类型,规模 充填物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延伸性及贯通性。岩溶发育随深度的变化情况等。3,相对隔水层的岩性组合特征。厚度、延伸分布及其封闭条件。4。岩溶含。透,水层的类型及其富水性,透水性 水补给源、补给方式和渗流条件.形式 5.岩溶水流动系统的边界和水文地质结构特征,水动力特征。地下水水位.流量,水质的动态变化规律、地下水分水岭位置、高程,6 对岩溶渗漏及建筑物区渗透变形问题进行评价,提出防渗处理建议.3,水文地质物探应采用综合物探的方法 探测内容应包括地下水位。岩溶通道及隔水层埋深等 4、水文地质勘探钻孔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钻孔布置应兼顾观测网与数值模拟的需要.相对隔水层被断层切割或相变为可溶岩的地段、强岩溶渗漏带应布置控制性钻孔,2 河间地块、河湾地带等可疑渗漏带应布置勘探剖面,钻孔间距可为50m、200m 3,当无相对隔水层时 孔深应进入弱岩溶化岩体不小于10m、对岩溶洞穴可采用平硐开挖追索.5,水文地质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钻孔进入正常蓄水位以下的岩体均应进行压,注。水试验,地下水位以下代表性地段宜进行抽水试验、2,河岸及河床均应至少有一个钻孔,随钻进按孔深每20m。30m测量一次稳定的内 外管水位与相应时段河流水位。并应分层取水样3组以上进行水质分析,终孔一段时间后宜观测钻孔中地下水位并绘制曲线,3、钻孔钻进中遇承压水时应测定承压水头、当承压水头高出孔口时应进行涌水试验,并取水样作水质分析,4。分水岭或岸坡钻孔遇重要洞穴时和有水注入的落水洞均应进行示踪试验,试验时应测定投放点与接收点的地下水位、5。宜进行堵洞抽水试验。并应布置相应观测网 6 对岩溶洞穴充填物应取样进行物理性试验.渗透变形试验.宜进行破坏性压水试验 绘制P、Q关系曲线,6,岩溶区渗漏问题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根据地形地貌。地层结构 地质构造.岩溶发育程度及其空间分布规律 河谷岩溶水动力条件 地下水位等对岩溶区渗漏问题进行综合判定,2 岩溶渗漏量估算可采用工程类比法,地下水动力学法。水力学法.水量均衡法。数值法进行、3、当岩溶渗漏对工程正常使用或安全造成不利影响时.应提出处理建议,4.4,7,边坡水文地质勘察应符合下列规定。1、查明边坡地段的水文地质条件。研究分析地下水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为工程边坡设计、施工提供水文地质资料、2。勘察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1.各含,透、水层.相对隔水层的岩性 厚度、渗透性及空间分布特征。2,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各含水层地下水位及其动态变化规律,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力联系、3.地下水出露情况,主要包括。泉井类型,出露高程.涌水量及其动态变化、勘探人工洞和天然洞穴内地下水的出渗情况 变化规律及其与周边地质环境的关系。4,分析评价地表水和地下水活动可能产生的冲刷,溶解。软化。潜蚀、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的变化等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5,分析评价降水入渗 泄水等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3。水文地质物探应根据场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确定。4 水文地质勘探剖面及勘探点的布设应与工程地质勘察结合.勘探点深度和间距应满足水文地质测试、试验和监测的要求,5.水文地质试验应视边坡具体情况采用现场压水试验或注水试验测定边坡岩土体的渗透性。试验组数可根据需要确定.
批注书签

批注书签自动云同步,随时随地查阅更便捷!

建标库的PC电脑版Android版iPhone版,已全面支持“云批注和云书签”功能。您可以在下载最新版客户端后,立即体验。

在各客户端的资源阅读界面,选中相应的文字内容后,自动弹出云批注菜单;填写相应的信息保存,自动云存储;其它设备随时可查看。

复制 搜索 分享

"大量文字复制"等功能仅限VIP会员使用,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选择少量文本,重新进行复制操作

2、开通VIP,享受下载海量资源、文字任意复制等特权

支持平台发展,开通VIP服务
QQ好友 微信 百度贴吧 新浪微博 QQ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