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卫生防护林带8。3,1 8,3。2.设置卫生防护林带的目的 主要是利用树木滞滤粉尘,衰减噪声。吸收毒气,放出氧气等作用以减轻污染。改善工厂和附近居住区的生活环境 防护林应设在污染源与保护对象之间,在产生有害物质的工厂与居住区之间设置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并在此距离内进行绿化、使工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经过这一段距离的防护林带后,达到居住区的环境质量标准,卫生防护林带的净化效应与树种的选择,林带结构配置.林带面积大小均有密切关系、根据测定,从烟囱排出的污染物、在地形 地貌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其最大污染浓度出现在烟囱高度的10、20倍的地段。是污染物质密集降落的地段,林带的位置可根据这一因素.结合主害风向,地形条件。地貌情况,居住区的方位等进行确定、林带的结构形式见表5,在有些地区。由于受地形,地貌或其他条件影响。生活居住区,或保护对象,不可能布置在当地盛行风向的上风侧 在条文中引用,主害风向 一词 是指从污染源吹向居住区.或被保护对象.常年盛行风向。这一名词较全面说明了各种布置情况,建设部2003年2月重新印发的.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明确规定 产生有害气体及污染工厂。并根据国家标准设立不少于50m的防护林带 8 3 3.有风沙危害地区的工厂、往往由于风沙影响工厂设备运转,造成安全事故 因此在这些地区 工厂周围都设置有一定宽度的防风林带,这些实例在新疆地区建厂多见,防风林带从结构形式上以半通透林带防风效果最好 距林带不同距离处风速降低率见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