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交通运输4、2 1,本条提出了化工区交通运输规划应遵循的原则,它涉及化工区外部交通的现状,预测与规划,化工区内部运输条件,实践证明这是搞好交通运输规划所必需的,4,2,2.本条提出了化工区交通运输规划的具体要求、1,本款是结合和利用当地城镇现有运输条件,达到既节省投资又与当地交通运输规划相协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促进当地交通运输业的发展、2 本款是从化工区内部对规划提出了具体要求,以满足交通运输要求、达到化工区内外运输有较好衔接的目的,3.本款是为满足交通运输通畅及安全提出的要求.运输量大的与较小的对安全的威胁程度不同、因此,条文要求的严格程度也不同.规定前者为.不应、后者为 不宜,4,本款是从减少投资,有利交通运输发展的角度提出的具体要求.5、本款是考虑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新的运输方式将出现。化工区交通运输的规划应对可以预测的新的运输方式予以考虑 4,2。3 化工区场地规划布置中。道路网是骨架、是使化工区成为当地城镇总体布置中有机组成部分的关键。为了满足该要求,本条提出紧密结合的规定 这是符合全局及局部利益的 是必要的.4。2 4,本条为原则性规定.提出了道路网布置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及应满足的功能要求 根据化工总图设计人员以往工作范围及深度的状况。本条文提出水运设施附近的道路应有水路与陆路联合运输及迅速疏通的功能、4 2,5,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厂矿道路设计规范 GBJ、22的规定,厂内经常运输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专用道路.其最大纵坡限制在6。以内.化工区内的专用道路一般均与厂内道路衔接。根据其技术条件与运行要求、经调查研究认为,最大坡度不应大于6。是必须的,4。2.6,本条明确提出化工总图专业人员对海港,河港应调查了解的内容。并规定了化工区自建企业专用码头执行的标准规范要求,4.2 7.本条是对铁路接轨站位置在化工区布置中的具体要求,化工区内的任何辅助设施不仅应满足本身建设和运转的要求,能较好地为用户服务、且要满足用户的其他要求、本条系根据这一原则提出的 1。接轨站是局部、应服从城镇总体规划、铁路专业规划及化工区总体布置、达到宏观上及全局的合理与经济 2 本款明确了不宜在区间接轨的规定。但在特殊条件下必须接轨时。应按接轨点开设线路形式车站的规定执行,3。本款提示确定接轨站位置时需考虑的因素 要使有大宗货物流向的列车不改变运行方向即可通过接轨站。一般铁路专用线仅设一个接轨站、但大型企业、布局分散企业。车流流向复杂企业、作业量大的企业或兼有上述条件的企业、有充分依据时、可设两处接轨站.4 接轨站位置不仅要便于运行作业。且应方便路局,企业及站的协作及管理。5。数十年来的实践证明.化工行业的发展有其特殊性、化工行业不仅产品品种多 应用面广泛、涉及的其他行业多.且同一种产品可以来自截然不同的原料 如酒精。以乙烯为原料的合成酒精.以农作物为原料的发酵酒精.用一种原料可生产多种不同产品、如乙烯为原料生产固态聚乙烯,也可生产液态乙二醇 也可以随市场变化生产出不同用途,不同牌号的产品 也可以进行不同深度加工等.即化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生产条件变化可以不大而原料或产品变化往往可能较大 从而对运输货物的数量,形态。包装要求以及运输方式有较大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化工区总体布置时.要考虑运输变化的可能性及铁路接轨站的位置对未来的变化能有适应性等 4、2、8.本条提示当采用除铁路 道路与水运外的运输方式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由于这类运输方式一般是短距离的。本条强调了合理衔接与协调 以取得更好的运输效果.4 2.9,本条文所指的管廊带。是化工区内工厂厂区之间地上管廊或地下管线所占用的地带。化工区工厂之间除有生产的物料管线外,主要是公用工程管线,如从热电厂通向各工厂及居住区的蒸汽管、从水源地或净水厂通至各厂区.居住区等的生产 生活及消防给水管,从各工厂.居住区等至污水处理场的污水管线及去排水口的废水管线等 这些管线所经地带一般均是不需经人工整平的自然地面、选择管线带时。不仅要力求距离短。避开地物且应根据地形、工程地质等自然条件综合考虑确定。4。2,10。栈桥带式运输方式具有土方工程量小。灵活性较大。适用于平原、丘陵及山区等优点.是化工区内,厂区外大宗散装物料短距离运输适宜采用的运输方式,本条对栈桥布置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以达到节省投资、有利其他运输方式正常进行及有效利用土地等目的.本条第2款规定在困难条件下、交叉角最小为30,指在满足交叉点周围的栈桥附属物所需的占地与空间的条件下提出的、例如栈桥的支柱与铁路。道路。的净空和净距应满足铁路,道路 用地对建筑限界的要求、4,2。11.架空索道运输虽为安全运输方式之一,但属空中运转.一旦运转不正常将直接影响其下方,因而本条对跨越下方有地物的地方。提出了定性要求。条文没有规定为、不应,而是提出,不宜.是根据调查提出的,调查发现,事故对下方虽造成损害 但大多影响不太大、为了既节约用地又有利安全。本条文提出.不宜。的规定是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