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水文地质试验7。2、1,测定水文地质参数的试验方法有多种.应根据地层渗透性能的大小.工程的重要性 对参数的要求 合理地选择 7,2,2,用几何法测定地下水流向时 钻孔应布置在同一水文地质单元,三点成锐角三角形,最小的夹角不宜小于40.孔距宜为50m,100m 是为了保证量测精度 用指示剂法测定地下水流速。试验孔与观测孔的距离由含水层的条件确定。一般中细砂层为2m,5m。含砾粗砂层为5m,15m 裂隙岩层为10m,15m、岩溶水可大于50m、指示剂可采用各种盐类、着色颜料等,其用量决定于地层的透水性和渗透距离.用充电法测定地下水流速适用于埋深不大于5m的潜水,7、2,3.抽水试验是求取水文地质参数的有效方法、岩土工程勘察一般用稳定流抽水试验即可满足要求,可结合工程特点 勘察阶段及对水文地质参数精度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7,2.4.稳定流抽水试验对于要求比较高的工程,应进行3次水位降深。最大降深应接近工程需要的水位标高,以便得到符合实际的数据.一般工程可进行1次 2次水位降深 正常情况下.抽水试验应在同一含水层中进行,若工程要求不高时,也可做混层抽水试验,统一量测方法和器具,可以减少其间的相对误差 对观测孔的水位量测读至毫米,是为了提高水文地质参数计算的精度、动水位的稳定与否,单看水位的波动范围是不够的。更主要是考虑有无持续上升或下降的趋势.所谓.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是指不同的抽水设备,可能出现的水位上下波动值。在执行时、必须注意自然水位的变化及其对抽水时动水位的影响,稳定延续时间 可根据工程要求和含水层的渗透性确定.恢复水位的变化反映了自然状态下天然流场的变化和渗透性能 是计算水文地质参数的有效方法.因此一定要量测好,7,2。5.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出水量保持常量是必要的,它不仅计算方便.试验方法也操作简单.该方法应用广泛 资料丰富 经验成熟,有利于保证成果质量,变流量的方法也可行,事实上有的非稳定流计算公式 出水量也可以不保持常量。或是阶梯流量进行.但通常总是以流量Q不变的解作为整理抽水试验资料方法的基础.观测时间是根据尽量能满足非稳定流公式,瞬时现象 的要求、考虑目前测试技术的水平.使观测数据在S lgt曲线上达到均匀分布即可.7。2,6、压水试验的试验段长度一般采用5m.要根据地层的单层厚度,裂隙发育程度及工程要求等因素确定,按工程需要确定试验最大压力.压力分级及起始压力 一般采用三级压力五个阶段进行,压力施加方法应由小到大 逐渐增加到最大压力后,再由大到小逐渐减少到起始压力。并逐级测量相应的压入水量,及时绘制压力与压入水量的相关图表,其目的是了解岩层裂隙在各种压力下的特性。如高压堵塞、成孔填塞、裂隙张闭,周围井泉等因素的影响 P、Q曲线可分为五种类型,按现行行业标准,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25执行 7、2.7。注水试验方法是测定饱和松散土渗透性能的常用方法。试坑单环法只能近似地测得水的渗透系数,试坑双环法因排除侧向渗透的影响、测试精度较高。试坑试验时坑内注水水层厚度常用10cm、7、2 8、当水位埋藏较深或无地下水的岩土层要评价渗透性能时 可对钻孔进行注水试验、可根据具体条件选用降水头法和常水头法,7。2,9,孔隙水压力试验点的布置、应考虑地层性质,工程要求,基础形式等.包括测量地基土在荷载不断增加过程中。新建筑物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深基坑施工和地基处理引起孔隙水压力的变化。对圆形基础一般以圆心为基点按径向布孔,其水平及垂直方向的孔距多为5m。10m,测压计埋设前必须经过标定、安装时将测压计探头放置在预定深度,其上用30cm砂均匀充填.并投放膨润土球,经压实注入泥浆封闭。泥浆中膨润土。水和水泥的配合比为4、8、12、1,地表部分应有保护罩以防水灌入.应提供同一深度孔隙水压力与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和剖面图,以及孔隙水压力与深度变化曲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