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边坡工程5,8,1 本节适用于新建.改建 扩建的各类有色金属工业工程建设中开挖或堆积边坡的岩土工程勘察 不含露天矿边坡的勘察,但包括对在已有露天边坡上设置的运输平台,运输斜坡道。转运站等建,构、筑物地段的边坡勘察.5,8 2,可行性研究阶段主要进行定性评价、要求对边坡的稳定性及环境影响进行宏观上的初判、稳定性及环境影响的初步评价在本阶段提出 是强调工程勘察必须重视场地的稳定性和环境保护问题.否则会增加投资,贻误工期、5。8,3 可行性研究勘察一般要对两个以上场地进行勘察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对比.确定综合条件相对较为优越的场地 不宜做大量的勘探,测试工作 因而,收集研究已有资料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侧重于分析研究与边坡稳定有关的内容、当场地没有资料或资料不足时,应进行工程地质调查 调查的内容应包括场地附近的自然边坡及工程边坡的形态.稳定状况,为场地的定性分析和边坡角的选择提供参考 5,8.4。在边坡工程勘察中,选择恰当的开挖坡形和坡度,使边坡在不需要进行人工加固的情况就能稳定.这是充分利用岩土体自承能力的具体体现、只有局部地段当其自承能力达不到工程要求时,才能考虑进行人工加固.本阶段的勘察工作,大量的工作是围绕边坡形态进行勘察研究 并以此进行边坡分区。对于岩质边坡,其岩体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岩体结构面的产状和空间分布、岩体结构面的产状、性质,延展情况、充填情况,充水情况等特征是分析岩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5 8,5、工程地质测绘,勘探.测试是边坡勘察的重要手段,测绘成果是边坡勘探,测试工作布置的基础。第1款规定的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是在总结已有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所确定的 并与设计使用的比例尺基本一致 比例尺过小,图幅往往不能满足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比例尺过大 则使用不便。第2款的勘探线间距是根据本规范第5、1 5 2节的相关规定确定的、目的在于使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与边坡勘察能协调一致.第3款规定每一边坡工程的勘察不应少于2条勘探线。原因是一条勘探线代表性较差,可能遗漏重要信息,规定在坡脚。坡腰.坡顶布置勘探点是为了确定边坡破坏的基本形态,是对边坡勘察的基本要求 对于一些地形复杂,地貌多变及地层岩性较多,地质构造复杂的边坡应在坡腰增加勘探点,以便较好的确定边坡破坏形态和进行边坡稳定计算分析,第4款规定勘探孔深度以能控制最低的潜在滑移面为原则.对稳定层的鉴别一定要准确无误。终孔的深度要十分慎重 对采取支挡部分的勘探点要考虑支挡结构的影响深度。勘探手段可根据地层结构,潜在滑移面的埋藏深度采取钻探 槽探。井探。硐探方法、第6款要求大面积剪切试验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点进行试验,剪切面积一般为0.25m2。0 75m2.应分别测定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受现场条件及设备限制,原位剪切试验数不宜过多,第7款要求的物探方法应与工程地质测绘和钻探配合使用 常用方法有电法.地震声波测试等方法、并宜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探测、5。8。7 5 8、10 详细勘察阶段主要是对可能失稳地段进行勘察工作,为设置防护加固结构的设计提供依据 这种情况一般属于局部地段的问题.工程边坡一般是在初勘的基础上 由设计提出加固设计方案 由勘察单位对可能失稳地段进一步准确圈定失稳边界、为加固构筑物提供设计资料、对大型边坡和复杂场地内的一级边坡。当边坡变形机理、影响范围等尚不明确时,可进行大比例尺室内模拟试验、研究和确定有关参数、详勘工作的范围仅限于可能失稳地段 工作内容要与影响失稳的主要因素相对应.对可能失稳地段的加固需要耗费大量的投资、因此应在初勘已查明的基础上,根据失稳体的规模.性质.有的放矢地布置勘探测试工作。获取可靠数据。5.8,11。5、8。12、施工补充勘察是对施工过程中出现局部变形的边坡及边坡处理后的效果检验评价而进行的勘察.视设计和施工的要求而定,不作为一个固定的勘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