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焊接工艺评定5,3、1.焊接工艺评定力学性能试验的试件、样坯的制备,试样尺寸、试验方法和合格标准应符合本规范附录D的规定,预焊接工艺规程和焊接工艺评定格式应符合本规范附录E的规定 焊接工艺评定力学性能试验和化学成分分析报告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出具,5 3。2。焊接工艺评定因素应按重要程度分为重要因素,补加因素和次要因素,1。重要因素规定为影响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和弯曲性能、不锈钢还应包括耐蚀性能的焊接工艺因素.2.补加因素规定为影响焊接接头冲击吸收能量的焊接工艺因素,当规定进行冲击试验时 需要增加补加因素 3,次要因素规定为对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和不锈钢的耐蚀性能无明显影响的焊接工艺因素,5,3、3.钢材分类.分组应符合表5、3 3中的规定.表5。3。3、钢材分类、分组5.3,4.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不再作焊接工艺评定,1,已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能提供有效证明文件者。2。按本规范第5,3,3条钢材分类.在同类别号中,当重要因素,补加因素不变时 高组别号的钢材评定适用于低组别号的钢材、3,同组别号钢材的焊接工艺评定可互相代替 5,3、5.不同类别号的钢材组成的焊接接头、即使两者分别进行过焊接工艺评定.仍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但类别号 内的组别号.4及以下低组别号。类别号,和类别号,相互间组成的焊接接头、当母材高类别号或高组别号经焊接工艺评定合格时、可不再做焊接工艺评定,反之.不可以、5、3,6。异种钢焊接工艺评定试件焊缝及两侧热影响区均应进行冲击试验 焊接工艺评定项目和数量应符合本规范第5.3。18条的规定,5.3。7 焊接工艺评定中所采用的焊接位置、宜用平焊位置,有冲击吸收能量要求的。应采用立向上焊位置,5、3,8,改变焊接方法。应重做焊接工艺评定、5,3。9 已进行过焊接工艺评定,但改变下列重要因素之一者 应重新进行焊接工艺评定、1,钢材类别改变 或厚度大于本规范表5,3。17中规定的适用范围,2,焊条牌号中前两位数字。焊丝牌号,焊剂牌号改变.3。预热温度比评定合格温度值降低50、以上时.4.改变保护气体种类,混合保护气体比例。取消保护气体以及用混合气体代替单一气体时,5 改变熔化极气体保护焊过渡模式从喷射弧,熔滴弧或脉冲弧变为短路弧或反之、5 3 10,要求做冲击试验的试件、当与做过的某个焊接工艺评定的重要因素相同时.只是增加或改变下列一个或几个补加因素 可按增加或改变的补加因素、补充一个焊接工艺评定的试件.此试件仅做冲击试验,1,改变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温度范围和保温时间.2 最高层间温度比所评定的层间温度高50、以上。3。改变电流的种类或极性,4。焊接热输入或单位长度焊道的熔敷金属体积超出已焊接工艺评定的范围。5,埋弧焊或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由单丝焊改为多丝焊或反之 6.用非低氢型药皮焊条代替低氢型药皮焊条,7,用酸性药芯焊丝代替碱性药芯焊丝.8,埋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由多道焊改为单道焊.9.从评定合格的位置改为立向上焊、5,3.11。当与已做的焊接工艺评定中的重要因素和补加因素都相同时,仅改变下述次要因素时、只需修改焊接工艺规程,不必重新进行焊接工艺评定、1,坡口形式。2,坡口根部间隙。3.取消或增加单面焊时的焊缝钢垫板、4 增加或取消非金属或非熔化的金属焊接衬垫.5,焊条及焊丝直径,6,除向上立焊外的所有焊接位置,7。需做清根处理的根部焊道向上立焊或向下立焊,8 施焊结束后至焊后热处理前,改变后热温度范围和保温时间,9,电流值或电压值,10,摆动焊或不摆动焊 11 焊前清理和层间清理方法.12.清根方法,13,改变焊条 焊丝摆动幅度 频率和两端停留的时间 14。导电嘴至工件的距离,15 手工操作,半自动操作或自动操作.16 有无锤击焊缝,5、3。12。后热不应为焊接工艺评定因素 但应在焊接工艺规程里注明,5,3,13、对接焊缝焊接工艺评定应采用对接焊缝试件 角焊缝焊接工艺评定应采用角焊缝试件或对接焊缝试件,组合焊缝焊接工艺评定应采用对接焊缝试件,当组合焊缝要求焊透时。应增加组合焊缝试件.5,3 14,对接焊缝试件或角焊缝试件.经评定合格的工艺用于焊接角焊缝时.焊件厚度的有效范围不限 5。3.15、当同一条焊缝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焊接方法或重要因素 补加因素不同的焊接工艺时,可按每种焊接方法和焊接工艺分别进行评定、亦可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焊接方法或焊接工艺进行组合评定,5、3 16 不锈钢复合钢板的焊接工艺评定应符合本规范附录F有关规定,5。3、17,经评定合格的对接接头试件的焊接工艺适用于焊件的母材厚度和焊缝金属厚度的有效范围应符合表5、3,17的规定。表5,3。17 焊接工艺适用于焊件的母材厚度和焊缝金属厚度的有效范围,注.t指一种焊接方法、或焊接工艺、在试件上所熔的焊缝金属厚度。限于焊条电弧焊、钨极氩弧焊、等离子焊。埋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的多道焊,5,3。18,板材对接接头试件力学性能评定项目和试样数量应符合表5.3、18的规定,表5 3,18 板材对接接头试件力学性能评定项目和试样数量,注,1、当试件焊缝两侧的母材之间或焊缝金属和母材之间的弯曲性能有明显差别时,宜改用纵向弯曲试验代替横向弯曲试验 纵向弯曲只取面弯及背弯试样各2个 2 要求做冲击吸收能量试验时.试样数量为热影响区和焊缝上各取3个、异种钢接头每侧热影响区分别取3个、焊缝取3个,采用组合焊接方法.工艺 时冲击试样中应包括每种方法,工艺、的焊缝金属和热影响区,5、3、19,组合焊缝及角焊缝的试件应符合本规范附录D的规定.5.3,20 当需要进行硬度试验时。同种钢焊接接头的硬度.应大于母材最低维氏硬度的70.不应大于母材维氏硬度值HV100N加100、且不应大于表5、3,20中的规定、异种钢焊接接头硬度值应大于硬度较低母材侧之值的70。且不应大于两侧母材硬度平均值的130,表5 3。20。同种钢焊接接头允许的最大硬度值HV100N.注、抗拉强度Rm,432N mm2的铁素体钢、奥氏体钢可不做硬度评定试验,5。3 21.焊接工艺评定后。应编写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并做出综合评定、并应在此基础上编制焊接工艺规程.
批注书签

批注书签自动云同步,随时随地查阅更便捷!

建标库的PC电脑版Android版iPhone版,已全面支持“云批注和云书签”功能。您可以在下载最新版客户端后,立即体验。

在各客户端的资源阅读界面,选中相应的文字内容后,自动弹出云批注菜单;填写相应的信息保存,自动云存储;其它设备随时可查看。

复制 搜索 分享

"大量文字复制"等功能仅限VIP会员使用,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选择少量文本,重新进行复制操作

2、开通VIP,享受下载海量资源、文字任意复制等特权

支持平台发展,开通VIP服务
QQ好友 微信 百度贴吧 新浪微博 QQ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