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声、环.境7,4 1、本条根据现行国家标准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制定 该标准中,对住宅建筑、学校建筑。医院建筑.旅馆建筑 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主要房间的室内允许噪声级,空气声隔声标准及撞击声隔声标准作了规定,对于其他类型民用建筑主要房间的室内运行噪声级.空气声隔声标准及撞击声隔声标准 可根据使用功能 参考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中类似的房间进行设计、住宅建筑中允许噪声级低限要求和空气声隔声标准低限要求,为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中的强制性条文 应严格执行。住宅建筑室内允许噪声级应满足表4的要求,表4、住宅建筑室内允许噪声级 住宅建筑空气声隔声标准应满足表5的要求、表5.住宅建筑空气声隔声标准7、4、2。本条对民用建筑中关键部位的隔声减噪设计作出了规定 但在具体设计时尚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及单项建筑设计标准中有关规定执行 本条第1款旨在提醒.并不是围护结构的隔声性能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后 室内噪声级就必然满足要求、在高噪声环境下,即使围护结构的隔声性能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由于室外噪声太高、可能出现室内噪声仍达不到标准要求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应根据室外环境噪声状况及室内允许噪声级的需求.确定其防噪措施和设计其相应隔声性能的建筑围护结构,而不是机械地照搬标准中的隔声标准值、本条第6款为新增条文 高层 超高层建筑高层风荷载比低层要大很多.若外遮阳构造设计不合理。在高层风压作用下 可能会产生啸叫声 另外。如果高层建筑中的外门窗的气密性不好。在风荷载的压力作用下。气流经过外门窗时也会发出啸叫声.解决这种风啸声的主要措施有。提高外门窗的气密性和结构强度 提高外遮阳设施的结构强度。外门窗、外遮阳高速气流边缘尽量按空气动力学要求进行设计。7。4、3 本条为新增条文.对民用建筑内建筑设备的隔振降噪设计作出了规定。主要是从产生噪声房间的位置布置.低噪声低振动设备选取。设备的隔振、管道隔振隔声,消声处理等各方面着手 降低噪声和振动在建筑内传播。保证噪声敏感房间内的声环境。相比空气声隔声、设备,管道等引起的振动和固体传声更难处理,因此将设备房间远离噪声敏感建筑及噪声敏感房间是最有效的措施、在受条件限制无法做到设备房间远离的情况下.应采取充分而仔细的隔振隔声措施,不要因为百密而一疏,导致所有隔振隔声措施前功尽弃 7、4。5,本条为新增条文,民用建筑中,有许多对声环境的要求更高的建筑类型,如音乐厅。剧院 电影院,多用途厅堂,体育场馆 火车站,航站楼等、这类建筑不仅对室内允许噪声级、空气声隔声标准及撞击声隔声标准有更为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室内音质有着更高,不同类型的要求、如以语言声为主的厅堂更加关注的是语言清晰度,以音乐演出为主的音乐厅更加关注的是声音的丰满度,明晰度及空间感等。为了满足上述音质要求.这类建筑要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技术规范,GB.T.50356进行建筑声学专项设计.由于自然声源,如乐器演奏,演唱 发出的声能量十分有限.而有些类型的建筑如剧院.电影院。多用途厅堂、体育场馆,火车站,航站楼等。由于其室内空间很大,为了保证这些建筑内的受众能准确听到其想要听到的声音.需要在大空间内使用电声技术来扩声 将声源信号放大,提高听众区的声压级,扩声系统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种学科 以及与其他系统的配合和协调 需要进行专项扩声系统设计、扩声系统要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等相关标准进行设计,7 4.6。现行国家标准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对几类公共建筑有隔声 吸声,减噪的做法与要求 随着建筑空间的加大,室内音质缺陷将更加突出 对于人员密集的大型公共空间和公共通道,人的走动及相互间的交流形成人为噪声 大空间的顶棚与地面之间.或者两个平行侧墙之间可能形成多重回声、应在界面设置以及界面材料选择方面,选择吸声材料。等进行声学设计 避免音质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