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通、风7、2。1。建筑通风首先是满足室内人员健康的需求,良好的通风可以通过引入新风。带走大部分的室内污染物 改善室内空气质量。通风的另一个作用是降温,在过渡季节,当室外空气温度适宜时,可以通过建筑的合理空间组合 调整门窗洞口位置。利用建筑构件导风等处理手法.使建筑内部形成良好的穿堂风 带走室内余热.达到降温的目的.从需求上看,建筑物内各类用房均应有建筑通风。设计时,首先考虑设置与室外空气直接流通的窗口或洞口,即直接自然通风、来满足建筑的通风需求、当受建筑或使用原因限制无法采用直接自然通风时,应设置自然通风道或机械通风等通风设施.通风设施包括通风装置和通风系统.7.2、2。人员经常生活,休息、工作活动的空间。如居室,厨房,儿童活动室 中小学生教室,学生公寓宿舍.育婴室、养老院、病房等.应采用直接自然通风。本条中规定的通风口面积的最低限值保持了原。通则,的规定,进出风开口的有效面积应进行计算 计算时将开启扇开到最大通风位置、然后计算有效通风面积,除了保证必需的通风开口面积、良好的通风效果还依赖是否有通风路径。设计中应合理设置进出风口的平面位置.高度等。以利于室内形成良好自然通风流场,设置在外墙上的悬开窗,其通风开口有效面积按下列要求确定 1、当开启扇开启角度大于70 时 其面积可按窗的面积计算、2、当开启角度小于70,时.其面积可以按照下式计算。Fp d,h,B 1 式中、Fp.通风开口有效面积、m2 d 开启扇顶,或底边.到其关闭位置的距离。m、h、开启洞口净高、m.B 开启洞口的净宽。m 3,当采用推拉窗时、取开启后的最大通风洞口尺寸、厨房通往阳台的门。不应计入厨房的通风有效面积。7。2、3,严寒地区的建筑冬季均需采暖,采暖期间建筑物各用房的外窗、外门都要关闭,一方面是冬季室内污染相当严重。另一方面又不能开窗换气造成热量损失 因此,要求严寒地区的居住用房,厨房,卫生间应设置竖向或水平向自然通风道或通风换气设施、如窗式通风装置等,7、2、4,厨房,卫生间门的下方常设有效面积不小于0.02m2的进风固定百叶或留有距地15mm高的进风缝是为了组织进风,促进室内空气循环 7,2.5,利用门做进风口。自然通风道和通风换气装置宜远离门设置。尽量减少通风不良区域。保证室内换气效果 7。2.6 为了避免浴室,厕所。卫生间中的污浊空气影响周围房间的空气质量。无外窗的浴室.卫生间等房间应设置机械通风换气设施、且门的下方应设进风固定百叶或留进风缝隙,7.2、7,本条为新增条文 公共卫生间人流量大。使用频率高.仅依靠外窗通风往往难以达到要求,在自然通风条件下。很难保证公共卫生间相对于其他公共区域处于负压状况.容易对周边公共区域的空气产生污染,因此,在有条件时宜设置机械排风系统,以保证公共卫生间及周边区域的空气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