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建筑基地4 2,1 本条强调了当建筑基地与城市或镇区道路红线不相邻接时.建筑基地应设置连接道路与城市或镇区道路连接 以保证建筑基地有必要的通道满足交通、疏散、消防等需要 该连接道路的最小宽度是以小型商场,幼儿园,小户型多层住宅等建筑的一般规模3000m2为界进行规定的。见图1.图3、图3。建筑基地有两条道路与城市、镇区.道路相连接示意4,2、2,本条阐明了建筑基地高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建筑基地地面高程设计应依据所在城市或镇详细规划.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或修建性详细规划。的高程控制要求进行场地设计 并处理好建筑基地雨水的排放问题.一方面、高程设计应充分考虑建筑与场地以及建筑基地与相邻建筑基地的关系,不应产生内涝,另一方面。高程设计应综合考虑雨水的收集回用.有利于调蓄雨水,合理控制雨水外排。海绵城市建设强调从源头做起,合理控制每个建设单元的雨水径流 并不是一概外排。也就是说、场地设计时应充分结合原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设计场地控制点高程 设置绿色雨水设施,如结合场地相对低洼处设计汗塘,下凹式绿地等。既可起到调蓄雨水.减少和净化雨水径流的作用、也可在雨水过多时再外排以保障场地不产生内涝、因此 建筑基地的高程设计应结合地面水的收集与排放统筹设计,4,2、3.本条明确了为避免相邻建筑基地因建筑物紧贴用地边界建造而造成各种有碍安全.卫生等后患和民事纠纷应遵守的基本规定。以保障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 消防通道以及通风。采光和日照等建设要求,1,明确了建筑物应布局在建筑控制线内,通常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则中、出于对区域整体空间的统筹以及安全,卫生的考虑会标定建设用地地块,建筑基地 的建筑控制线,如建筑后退红线,建筑后退线等,或因建筑界面连续性需求有时会有建筑贴线率等控制要求。以限定建筑的建造范围。建筑设计应满足这些规划控制要求 2,没有明确划定建筑控制线的建筑基地.建筑物与相邻建筑基地之间关系的规定应满足建筑防火等要求,3,明确规定了邻接建筑基地中两栋建筑物,如住宅.商店等建筑,毗连建造的条件、必须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的有关规定.如图4所示 1,两栋建筑各自前后皆留有符合防火通道宽度要求的空地或道路,2.两栋建筑之间设置了防火墙、图4.相邻建筑基地建筑毗连建造示意。4。是为了保障建筑基地和相邻建筑基地内有日照要求的建筑或场地的合法权益的基本规定 我国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 分别对住宅。老年人居住建筑,宿舍以及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医院等建筑的部分用房规定了相应的日照标准.建筑设计应满足相关标准的规定 对于体形比较复杂的建筑和高层建筑,宜进行日照分析,并应将建筑基地及周围建筑基地已建,在建和拟建建筑的影响考虑在内,对于城市更新项目 不得降低、日照标准分为两种情况。周边既有建筑物改造前满足日照标准的,应保证其改造后仍符合相关日照标准的要求。周边既有建筑物改造前未满足日照标准的、改造后不可再降低其原有的日照水平,5.是为了保障相邻建筑基地合法权益的基本规定,对紧贴建筑基地用地边界建造的建筑物提出了明确的基本规定。不得向相邻建筑基地方向开设洞口。门。废气排出口及雨水排泄口,4,2,4 本条各款是维护城市交通与行人安全的基本规定.建筑基地的机动车出入口位置应选择在所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明确的道路可开口位置范围内 避开禁止开口路段 为保障交通安全,提高通行能力 城市主干路的交叉口应设置展宽段以渠化交通即组织车流各行其道,本条第1款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以及。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GB。50647的有关规定提出了对机动车开口位置的控制要求。为了简化并便于控制,条文中、自道路红线交叉点起沿线70m范围,是考虑了下列因素后综合确定的,道路拐弯半径18m 21m,交叉口人行横道宽4m.10m。人行横道至停车线约2m、停车。候驶车辆.或车队 的长度,公共汽车站与交叉口的距离一般不小于50m,主干路交叉口展宽段一般控制在50m、80m,起算点是道路缘石半径的起点 详见图5示意.图5,建筑基地在城市主干路交叉口开口位置示意4、2.5。本条是针对大型。特大型上述设施提出的控制要求.根据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文化设施包括、公共图书馆 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会展中心以及文化活动中心。文化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设施.体育设施包括.体育场馆 游泳场馆.各类球场等公共体育设施 娱乐康体设施包括.剧院,音乐厅。电影院,溜冰场等设施,人员密集建筑的基地由于人员量大且集散相对集中,因此人员疏散及城市交通的安全极为重要,但建筑使用功能不同,建筑容量和人口容量不一、人员集聚特点差异较大.故本条只作一般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