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N、冻土地球物理勘探方法要点N 0。1、地球物理勘探是依据岩土体之间的密度、磁性,电性。弹性,放射性等物理性质的差异 选用不同的物理方法和物探仪器。测量场地的地球物理场的变化。确定地质体的空间展布范围、大小 形状,埋深等 及物性特征的一种勘探方法、岩土体之间存在的物性差异是场地开展地球物理勘探工作的前提条件,资料的搜集与研究是做好地球物理勘探工作的基础。在开展地球物理勘探工作前应广泛搜集勘察区与冻土有关的基础资料和物性参数.一般情况下,冻土与周围介质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电性或弹性差异,因此。可使用电法勘探.地震勘探和地质雷达等方法探测多年冻土的分布范围.上.下限。波速及动弹性模量、预判冻土类型等 N。0,2,由于冻土一般分布在高寒。高海拔.高纬度或高山地区、地质、环境,气候。交通等条件比较差,因此,对地球物理勘探仪器的适宜性和稳定性要求较高.工作前应重视地球物理勘探仪器的选型 检测 调试工作 N。0 3,在勘察区内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方法有效性试验 以此确定适宜。有效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有效性试验一般包括.1,仪器稳定性和适应性 2,数据采集的可靠性.3。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及工作技术参数选择的合理性.适宜性及有效性。4.资料处理技术的成熟性及正确性,5.推断解译成果的符合性、有效性,正确性。一般情况下 对于电性差异明显的场地。可采用电测深,高密度电法。电剖面法。地质雷达,电磁法等方法,对于弹性波速差异明显的场地,可采用地震勘探,面波勘探等方法 单一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探测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应采用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以提高勘探质量和效果,N。0。4.地球物理勘探的探测深度必须满足勘探目的要求。就探测的深度范围而言。最小探测深度宜不大于冻土上限最小埋深1.2.最大探测深度宜不小于勘探任务要求深度的1.5倍、N。0,5,地球物理勘探测线.测点应按勘探任务的要求布设,对于公路,铁路.管道等线状冻土勘察。测线宜平行线路布设 在地球物理勘探冻土异常地段或冻土条件变化较大的地段加密测线、测点.或增加垂直线路的横测线.对于建筑场地的冻土勘察 地球物理勘探测线宜与勘探线平行或重合布设,测线应尽量避开地面建筑 管道,高压线、振动源等其他干扰的影响、N 0。6。地形起伏会使地质体的物理场在地表的分布发生歧变 地物也会影响测线的布置,而电。磁,振动。管道等干扰会造成观测数据误差,地球物理勘探资料的解译过程离不开对场地条件,地层 岩性,冻土特征及现场干扰因素的分析研究。因此、外业勘探过程中应重视场地条件与地质调查工作、N。0 7,对于高纬度低海拔地区冻土勘探所使用的物探仪器一般无特殊要求。但在高寒高海拔地区工作时、由于受气压和温度剧烈变化的影响。部分物探仪器性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出现性能不稳定甚至不工作的现象、导致测量结果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或无法正常使用、因此,应选择具有防潮。抗震、绝缘性能良好.性能稳定和工作温度范围适宜勘察区气候条件的仪器。同时还应对所使用的仪器定期标定。发现问题及时检测、调试,确保测试数据的可靠,N、0.8。冬季地球物理勘探施工时,由于地表冻结。表层土的电阻率相对较高,使用直流电法勘探常常会遇到电极布设困难、接地电阻过大,供电电流较小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勘探效果不佳,因此.应结合场地条件选择适宜,有效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如地质雷达.瞬变电磁法、地震勘探等 N、0,9 由于场地条件和冻土所处的地质环境不同、地球物理勘探资料的解释结果往往具有多解性,各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使用均具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因此冻土区地球物理勘探资料解释过程中应首先对由场地干扰因素、如地面建筑.管道.高压线 振动等、引起的歧变点或干扰异常加以剔除.然后结合已有勘探资料.场地条件 冻土特征及冻土发育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 对重点工程或冻土条件变化较大地段应布置钻孔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