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G、冻土力学指标原位试验要点G,0、1 本条是关于冻胀率试验的规定.冻胀率是判别地基冻胀性,计算各种冻胀力最基本的指标之一、用途广泛、观测土层内各深度处的冻胀量可算出冻胀率沿冻深的分布规律,如果采用分层冻胀仪时要注意下述几点,基准杆一定要稳固可靠.不得上下位移、各测杆要消除切向冻胀力。避免由上层土的冻胀而上移。使数据不准,如果采用木质制作应经过浸油 刷油。处理,以免吸水膨胀.造成过大误差 应至少在开始冻结前一个月安装完毕.并回填达到原状密实程度。要与冻深器配合使用。以了解冻深的准确进程。分层冻胀仪由于复位能力很差。翌年必须取出后重新埋设 各测点之距离可大可小。一般宜每隔20cm放置一个,水准测量法要注意使用精密水准仪与銦钢尺 要选择可靠点为水准基点或专做水准基点,埋设各测点时 距离不可拉得过大,应相对集中在一起,代表一个点、如果间距太大 土质不均匀时,容易出现无法解释的反常现象、水准测量法同样需要埋设冻土器以掌握冻深进程.观测时间有两种、定时观测、如每10天或一星期观测一次 每一定时冻深观测一次 如每10cm或20cm.由于地基土的冻结速率随时间有所不同 所以定时观测的冻深间距有变化.每一定时冻深观测的时间不确定.为了分析冻胀率最好同时观测冻结深度和地下水位的变化、冻结深度的观测方法是将冻深器埋入地下 采取措施保证冻深器外套管在地基土冻结过程中稳定不动 在冻结器内的胶管中注入当地地下水.在冻深器内的所测冻深即为冻结深度。冻结深度加上冻胀量即为该地的冻层厚度,G.0,2、本条是关于冻结强度试验的规定.冻结强度的原位试验实质上就是桩基础受压与抗拔摩擦桩的承载力试验 受压时桩端可悬空.也可埋设测试元件、在分析数据时扣除端承力、或用拔出法避免桩端的干扰、试验时一定要在施工完毕待周围冻土基本回冻后进行,最理想的是在地温最高季节、如果时间不允许,其结果应进行地温修正.修正带有一定的近似性,在试验过程中桩附近地表铺设保温层。确保地温的相对稳定性,试验开始之前在试验基础附近安设地温管测温。以监视地温场变化 试验加荷分级。稳定标准、测读时间,终止条件、结果处理可参照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冻结强度试验执行.G。0,3,本条是关于切向冻胀力试验的规定,切向冻胀力的试验有两种方法。荷载平衡法,锚固梁法 荷载平衡法是在试验基础上先加少量荷载,待到冻深发展到一定程度,切向冻胀力增长到一定数值,就将基础抬起少许,这表示荷重与切向冻胀力失去平衡。即刻继续加荷少量、随着冻深的继续加深 切向冻胀力的增长 新的平衡又被破坏.基础上抬,这样平衡,失衡。新的平衡,继续到结束。这种方法有一定缺点。因为发现失衡时、基础已经上抬一定量,加荷劳动强度较大。且不能保证不出偏心,这样发展到结束,累计上抬量是较大的位移值、对切向冻胀力有一定的松弛作用,在整个冬季观测次数很多,需时刻监视、要求精度也较高、而且在融化时基础容易倾覆、目前多用锚固梁法。即用锚桩.横梁,试验基础上安置荷重传感器 只要安装紧密,不留空隙、就可定时观测。传感器应事先必须经过率定。同时考虑温度波动的影响。试验切向冻胀力时基础侧壁的回填土一定要用原土质。而且回填的密度尽量接近原状 并要及时清除积雪等地面覆盖物、这种锚梁法与实际基础稍有不同 它在冻胀力出现之前地基土除基础自重外别无其他 随着冻胀力的增长其反力才加在地基土中,实际基础上的受力是先由上部结构传下的荷重将地基土压实、其孔隙降低,含水率减少.因而冻胀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这种因素对试验法向冻胀力影响较大,对切向冻胀力的试验也有或多或少的影响。但都是偏于安全的。
批注书签

批注书签自动云同步,随时随地查阅更便捷!

建标库的PC电脑版Android版iPhone版,已全面支持“云批注和云书签”功能。您可以在下载最新版客户端后,立即体验。

在各客户端的资源阅读界面,选中相应的文字内容后,自动弹出云批注菜单;填写相应的信息保存,自动云存储;其它设备随时可查看。

复制 搜索 分享

"大量文字复制"等功能仅限VIP会员使用,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选择少量文本,重新进行复制操作

2、开通VIP,享受下载海量资源、文字任意复制等特权

支持平台发展,开通VIP服务
QQ好友 微信 百度贴吧 新浪微博 QQ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