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初测阶段勘察9、4 1。初测阶段的勘察工作应在踏勘阶段工作的基础上,做好线路方案和各类重点工程设置方案的比选工作。9。4,2,初测阶段的勘察工作应初步查明线路通过区的冻土区域地质,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并应对线路通过区的冻土工程地质条件作出评价 应初步查明对线路起控制作用的冻土现象的性质 特征和范围。应根据冻土工程地质条件。优选线路方案,9.4.3,初测阶段冻土地区的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的基本内容 除应符合本规范第5章规定外。尚应重点调查下列内容 1,初步查明沿线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多年冻土区及融区的分布范围及特征、初步查明沿线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类型,分布及特征。重点查明冻土现象和高含冰量多年冻土的分布及特征.评价其对线路及各类工程的危害程度,提出各线路方案冻土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的比选意见。2、初步查明控制线路方案的重大路基工程。桥梁 隧道。铁路区段站及以上大站和集中房屋建筑场地等的冻土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提供多年冻土地基的物理力学及热学参数、隧道围岩分级.岩土施工工程分级等、3,调查沿线既有工程 大型取弃土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使用情况,病害情况及治理经验等,9。4。4,初测阶段应根据沿线重点工程和地貌单元布置代表性观测孔 建立长期地温观测站,点、开展地温 气温的定期观测,9。4,5、初测阶段冻土地区的地质勘探应符合下列规定,1,地质勘探应根据冻土条件采用地球物理勘探.钻探,坑探、槽探。轻便勘探 原位测试等相结合的综合勘探方法,并应根据气候变化特点和勘探目的 选择适宜的季节进行。2、勘探点的数量和深度应根据工程类型.设计原则及冻土地区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确定,应重点勘探控制线路方案的地段,冻土现象分布地段和重点工程地段、3.一般路基地段,勘探点宜按地貌单元布设 间距不宜大于500m,当冻土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地层变化较大时 宜配合地球物理勘探查明多年冻土分布特点 4,在多年冻土区边缘地带及高温不稳定区 应布设查明多年冻土下限的钻孔 5。勘探孔深度应根据工程类别。冻土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确定。不应小于8m、且不得小于2倍的天然上限深度.6。初测阶段勘察应在代表性多年冻土地段及重点工程地段布置地温长期观测孔,观测孔应满足工程地质分区的需要、并应按地貌单元布设,9 4 6,路基工程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初步查明沿线多年冻土上限、季节融化层的冻胀性 地面植被的覆盖程度 2。应初步查明一般路基基底以下2倍上限深度范围内多年冻土的特征 3,应初步查明沿线冻土现象的类型.分布。特征及对路基工程的影响、4。应确定取。弃土场的位置 9。4。7,桥涵工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初步查明多年冻土的类型,分布、物理力学及热学特征。多年冻土上限,季节融化层的冻胀性 融区的分布及特点、2.应初步查明冻土现象类型。分布 特征及对桥涵工程的影响,3、应初步查明水文地质特征及对桥涵基础施工 运营的影响。9 4,8,隧道工程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初步查明隧道通过地段多年冻土的分布。特征及水文地质条件 2.应初步查明隧道口及洞身浅埋地段冻土现象的类型,分布,特征及对隧道工程的影响。3,长大隧道宜进行地温,地下水和简易气象等项目的观测 4.当地层为基岩时.勘探孔深度应至路肩设计高程以下4m,5m。当地层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时,勘探孔深度应至路肩设计高程以下不小于8m。并不应小于路肩设计高程以下相当于2倍天然上限深度,冻土条件复杂时应适当加深 9,4。9,初测阶段冻土地区的综合资料 应包括下列内容,1。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 全线工程地质图,比例尺为1、10000,1.200000,3、详细工程地质图,可与线路平面图合并,比例尺为1,2000,1 5000 4.工程地质纵断面图。比例尺为横1 10000,竖1.100、1,1000、5 沿线工程地质分段说明,按地形地貌或不同的冻土工程地质条件分段编写。6、勘探试验资料 7 其他原始资料 9。4.10。初测阶段路基,桥梁、隧道、站场工程等代表性设计工点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1,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 工程地质图,比例尺1、500,1 2000。3。工程地质纵。横剖面图,比例尺为横1,200。1。5000 竖1,50。1,500。4 勘探,测试,试验.地温观测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