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J.冻土地温观测J.0、1。冻土层地温观测应包括各深度冻土层温度,以及随时间与环境变化过程,根据冻土地温观测结果可用于计算土的季节冻结和季节融化深度、冻土地温年变化深度.冻土年平均地温、冻土下限等冻土层地温特征参数 J,0 2。冻土层地温观测孔应设置在典型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地貌单元中,或监测区域范围内未受人为和工程干扰的天然场地。J、0,3.冻土层地温观测孔深度应超过地温年变化深度以下3m。作为地域控制性长期监测孔的观测深度,宜超过多年冻土下限以下5m、J,0、4。观测孔应采用钻探成孔、终孔直径不宜小于Φ90mm,孔中应插入测温管、管径宜为Φ60mm 材质宜为铝塑管,普通钢管或不锈钢管,测温管底部及管接处应密封,钻孔壁与测温管间隙应用粒径为0、5mm,2。0mm的砂与水混合物振动回填,J,0、5 地温观测元件宜采用热敏电阻或铂电阻温度感应器,观测温度精度应为0 05。量测仪表应采用不小于4位半的数字万用表或数据采集仪.输出电流应小于10μA。J.0 6、冻土层地温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观测深度不应小于地温年变化深度以下1,0m.2 温度传感器测点应根据工程需要布设.从地面起算5m以上深度范围内宜按0 5m间隔布设、5m以下宜按1 0m间隔布设,J、0.7.冻土地温观测时间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地温观测可在成孔后进行 年平均地温应以地温恢复稳定后测得的读数为准,2、地温观测时间,半年内每月不应少3次,半年至一年每月不应少于1次.3 一年以上的长期地温观测孔.观测频次应根据工程需要设定、4 最大季节融化深度观测时间宜在9月,11月,最大季节冻结深度观测时间宜在3月。5月,J,0。8。冻土地温观测资料整理。宜以水平坐标为冻土地温 垂直坐标为深度,绘制不同观测时间的冻土地温沿深度的分布曲线、地温曲线与垂直坐标相交点的深度数值应确定为多年冻土上限、J.0,9 冻土地温观测可按表J 0.9记录,表J,0、9。冻土地温观测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