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源 更多>
  • 湿地生态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GB/T 27647-2011
  • 地理信息 基于坐标的空间参照 第2部分:参数值扩展 GB/T 30170.2-2016
  • 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 第28部分:地球物理勘查 GB/T 9649.28-2009
  • 遥感卫星原始数据记录与交换格式 GB/T 31011-2014
  • 地理信息 元数据 第2部分:影像和格网数据扩展 GB/T 19710.2-2016
  • 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指南 TD/T 1065-2021
  •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 GB/T 40112-2021
  •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气压 GB/T 35225-2017
  •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 GB/T 7930-2008
  • 城区范围确定规程 TD/T 1064-2021
附录G。土的渗透变形判别G。0 1、土的渗透变形特征应根据土的颗粒组成,密度和结构状态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1 土的渗透变形宜分为流土 管涌 接触冲刷和接触流失四种类型。2。黏性土的渗透变形主要是流土和接触流失两种类型.3.对于重要工程或不易判别渗透变形类型的土,应通过渗透变形试验确定,G.0。2.土的渗透变形判别应包括下列内容.1,判别土的渗透变型类型。2,确定流土、管涌的临界水力比降 3、确定土的允许水力比降 G。0 3.土的不均匀系数应采用下式计算 式中,Cu、土的不均匀系数。d60。小于该粒径的含量占总土重60、的颗粒粒径。mm,d10、小于该粒径的含量占总土重10、的颗粒粒径,mm。G、0。4、细颗粒含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级配不连续的土 颗粒大小分布曲线上至少有一个以上粒组的颗粒含量小于或等于3,的土。称为级配不连续的土。以上述粒组在颗粒大小分布曲线上形成的平缓段的最大粒径和最小粒径的平均值或最小粒径作为粗,细颗粒的区分粒径d。相应于该粒径的颗粒含量为细颗粒含量P、2、级配连续的土 粗,细颗粒的区分粒径为式中,d70 小于该粒径的含量占总土重70,的颗粒粒径。mm、G 0。5,无黏性土渗透变形类型的判别可采用以下方法。1.不均匀系数小于等于5的土可判为流土。2。对于不均匀系数大于5的土可采用下列判别方法,1、流土,P.35、G,0。5,1 2,过渡型取决于土的密度,粒级和形状 25 P,35.G,0、5、2 3.管涌,P.25 G,0.5.3。3。接触冲刷宜采用下列方法判别.对双层结构地基,当两层土的不均匀系数均等于或小于10,且符合下式规定的条件时。不会发生接触冲刷,式中、D10.d10.分别代表较粗和较细一层土的颗粒粒径。mm.小于该粒径的土重占总土重的10,4。接触流失宜采用下列方法判别,对于渗流向上的情况,符合下列条件将不会发生接触流失。1,不均匀系数等于或小于5的土层、式中,D15。较粗一层土的颗粒粒径、mm。小于该粒径的土重占总土重的15 d85。较细一层土的颗粒粒径,mm.小于该粒径的土重占总土重的85、2 不均匀系数等于或小于10的土层 式中 D20.较粗一层土的颗粒粒径 mm。小于该粒径的土重占总土重的20,d70 较细一层土的颗粒粒径 mm、小于该粒径的土重占总土重的70.G 0,6。流土与管涌的临界水力比降宜采用下列方法确定.1,流土型宜采用下式计算,Jcr。Gs,1、1,n,G。0,6.1.式中。Jcr.土的临界水力比降 Gs、土粒比重 n,土的孔隙率.以小数计、2 管涌型或过渡型可采用下式计算、式中、d5.d20、分别为小于该粒径的含量占总土重的5。和20,的颗粒粒径.mm,3,管涌型也可采用下式计算、式中 K.土的渗透系数 cm,s。d3、小于该粒径的含量占总土重3,的颗粒粒径,mm G.0、7.无黏性土的允许比降宜采用下列方法确定,1 以土的临界水力比降除以1。5 2,0的安全系数 当渗透稳定对水工建筑物的危害较大时。取2的安全系数 对于特别重要的工程也可用2.5的安全系数。2、无试验资料时,可根据表G、0。7选用经验值.表G,0。7.无黏性土允许水力比降注.本表不适用于渗流出口有反滤层的情况.

页面正在加载中,点此刷新

批注书签

批注书签自动云同步,随时随地查阅更便捷!

建标库的PC电脑版Android版iPhone版,已全面支持“云批注和云书签”功能。您可以在下载最新版客户端后,立即体验。

在各客户端的资源阅读界面,选中相应的文字内容后,自动弹出云批注菜单;填写相应的信息保存,自动云存储;其它设备随时可查看。

复制 搜索 分享

"大量文字复制"等功能仅限VIP会员使用,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选择少量文本,重新进行复制操作

2、开通VIP,享受下载海量资源、文字任意复制等特权

支持平台发展,开通VIP服务
QQ好友 微信 百度贴吧 新浪微博 QQ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