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水。库6。2,1、水库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1,查明可能严重渗漏地段的水文地质条件,对水库渗漏问题作出评价,2、查明可能浸没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确定浸没影响范围,3、查明滑坡。崩塌等潜在不稳定库岸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其影响,4.查明土质岸坡的工程地质条件.预测坍岸范围,5,论证水库诱发地震可能性,评价其对工程和环境的影响。6、2 2 可溶岩区水库严重渗漏地段勘察应查明下列内容,1.可溶岩层,隔水层及相对隔水层的厚度,连续性和空间分布、2、喀斯特发育程度,主要喀斯特洞穴系统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邻谷、河间地块 下游河弯地块的关系,3.喀斯特水文地质条件,主要喀斯特水系统、泉。暗河,的补给。径流和排泄特征,地下水位及其动态变化特征 河谷水动力条件,4 主要渗漏地段或主要渗漏通道的位置、形态和规模。喀斯特渗漏的性质,估算渗漏量 提出防渗处理范围,深度和处理措施的建议、6 2,3,非可溶岩区水库严重渗漏地段勘察、应查明断裂带,古河道.第四纪松散层等渗漏介质的分布及其透水性。确定可能发生严重渗漏的地段、渗漏量及危害性。提出防渗处理范围和措施的建议.6,2,4,水库严重渗漏地段的勘察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文地质测绘比例尺可选用1、10000 1。2000 2,水文地质测绘范围应包括需查明渗漏地段喀斯特发育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区域 重点是可能渗漏通道及其进出口地段,对能追索的喀斯特洞穴均应进行测绘 3,根据地形 地质条件选择物探方法。探测喀斯特的空间分布和强透水带的位置.4 勘探剖面应根据水文地质结构和地下水渗流情况。并结合可能的防渗处理方案布置,在多层含水层结构区,各可能渗漏岩组内不应少于2个钻孔.钻孔应进入隔水层.相对隔水层或枯水期地下水位以下一定深度 喀斯特发育区钻孔深度应穿过喀斯特强烈发育带 在河谷近岸喀斯特水虹吸循环带,应有控制性深孔、了解喀斯特洞穴发育深度。平硐主要用于查明地下水位以上的喀斯特洞穴和通道 5,应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并基本形成长期观测网 各可能渗漏岩组内不应少于2个观测孔,观测内容除常规项目外,还应观测降雨时的洞穴涌水和流量变化情况。雨季观测时间间隔应缩短 地下水位、降雨量,喀斯特泉流量应同步观测,6,喀斯特区应进行连通试验,查明喀斯特洞穴间的连通情况。可采用堵洞抬水,抽水试验等方法了解大面积的连通情况,7、根据喀斯特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可选择对地下水的渗流场,化学场 温度场、同位素场及喀斯特水均衡进行勘察研究、6,2。5.水库浸没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1,查明可能浸没区的地貌,地层的层次,厚度,物理性质、渗透系数.表层土的毛管水上升高度 给水度、土壤含盐量。2 查明可能浸没区的水文地质结构、含水层的类型 埋深和厚度。隔水层底板的埋深,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 地下水流向.地下水位及其动态,地下水化学成分和矿化度.确定浸没类型,3.喀斯特区水库应在查明库周喀斯特发育与连通情况 水库蓄水后库水,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补给.排泄关系的基础上。查明库周洼地,槽谷的分布 形态、岩土类型和水文地质条件,4,对于农作物区 应根据各种现有农作物的种类,分布,查明土壤盐渍化现状 确定地下水埋深临界值,5、对于建筑物区.应根据各种现有建筑物的类型、数量和分布、查明基础类型和埋深、确定地下水埋深临界值,查明黄土、软土 膨胀土等工程性质不良岩土层的分布情况,性状和土的冻结深度。评价其影响 6。确定浸没的范围及危害程度、6,2、6。水库浸没的勘察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农作物区可选用1.10000.1 5000 建筑物区可选用1 2000,1.1000。测绘范围。顶托型浸没应包括可能浸没区所在阶地的后缘或相邻地貌单元的前缘,渗漏型浸没应包括渗漏补给区 径流区和排泄区及其邻近洼地,2.勘探剖面应垂直库岸,堤坝或平行地下水流向布置,剖面间距,农作物区宜为500,1000m 建筑物区宜为200,500m、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区应适当加密,3 勘探工作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勘探剖面上的钻孔间距。农作物区应为500,1000m。建筑物区应为200。500m、剖面上每个地貌单元钻孔不应少于2个、水库正常蓄水位线附近应布置钻孔 钻孔深度应到达基岩或相对隔水层以下1m,钻孔内应测定稳定地下水位、2,试坑宜与钻孔相间布置。试坑深度应到达表部土层底板或稳定的地下水位以下0.5m、3.当勘察区地层为双层结构、下部为承压含水层,且上部黏土层厚度较大时,宜在钻孔旁边布置试坑 对比试坑内地下水位与钻孔内地下水位之间的关系.4、勘探剖面之间根据需要采用物探方法了解剖面间地下水位。基岩或相对隔水层埋深的变化情况 4,试验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1。通过室内试验测定各主要地层的物理性质,渗透系数。给水度,毛管水上升高度.地下水化学成分和矿化度 每一主要土层的试验累计有效组数不宜少于6组。2.毛管水上升高度还应在试坑内实测确定.3.渗漏型浸没区应进行一定数量的现场试验.确定渗透系数.4,可能次生盐渍化的农作物浸没区应测定表部土层含盐的成分和数量,5,建筑物浸没区应测定持力层在天然含水率和饱和含水率状态下的抗剪强度和压缩性,5。建筑物浸没区和范围较大的农作物浸没区应建立地下水动态观测网 当浸没区地层为双层结构、且上部土层厚度较大时,应分别观测下部含水层和上部土层内的地下水动态。6、水库蓄水后地下水壅高计算可采用地下水动力学方法。渗漏型浸没区可采用水均衡法计算、渗流场较复杂的浸没区宜采用三维数值分析方法进行计算,7,当勘察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时.应编制地下水等水位线图。当原布置的勘探剖面方向与地下水流向有较大差别时,应根据地下水等水位线图调整计算剖面方向,8。浸没计算应采用正常蓄水位。分期蓄水水库应采用分期蓄水位 水库末端应采用考虑库尾翘高后的水位值.多泥沙河流的水库应考虑淤积对库水位的影响 9、当地层为双层结构,且上部黏土层厚度较大时.浸没地下水位的确定应考虑黏性土层对承压水头折减的影响,6、2、7.水库库岸滑坡,崩塌和坍岸区的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1,查明水库区对工程建筑物。城镇和居民区环境有影响的滑坡。崩塌的分布、范围,规模和地下水动态特征,2.查明库岸滑坡。崩塌和坍岸区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调查库岸水上 水下与水位变动带稳定坡角.3.查明坍岸区岸坡结构类型 失稳模式,稳定现状。预测水库蓄水后坍岸范围及危害性.4。评价水库蓄水前和蓄水后滑坡,崩塌体的稳定性。估算滑坡,崩塌入库方量,涌浪高度及影响范围。评价其对航运.工程建筑物.城镇和居民区环境的影响.5、提出库岸滑坡,崩塌和坍岸的防治措施和长期监测方案建议、6.2 8.库岸滑坡.崩塌堆积体的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1,收集滑坡区水文、气象 地震、人类活动 地表变形、影像和当地治理滑坡的工程经验等资料,2.滑坡区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可选用1 2000,1,500 范围应包括滑坡区和可能的次生地质灾害区,3 滑坡勘探应在工程地质测绘 物探基础上进行。主勘探线应布设在滑坡主滑方向且滑坡体厚度最大的部位、纵穿整个滑坡体.横剖面勘探线的布设应满足控制滑坡形态的要求、4,滑坡勘探线间距可选用50.200m、主勘探线上勘探点数不宜少于3个、滑坡后缘以外稳定岩土体上勘探点不应少于1个.5.滑坡勘探钻孔深度进入最低滑面,或潜在滑面、以下不应小于10m 6 大型滑坡或对工程建筑物、城镇和居民区环境有重要影响的滑坡宜布置竖井,平硐。竖井,平硐深度应穿过最低滑面、或潜在滑面、进入稳定岩土体、且应保证满足取样,现场原位试验、地下水和变形监测等要求。7。对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地表变形的滑坡 宜进行滑坡体深部位移监测 辅助确定滑动带位置.对滑体和滑床应分别观测地下水位。当滑坡体中存在两个以上含水系统时,亦应分层观测.8。对水工建筑物 城镇,居民点及主要交通线路的安全有影响的不稳定岩体的滑带土应进行室内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试验累计有效组数不应少于6组、根据需要可进行原位抗剪试验。涌浪模型试验和滑带土的黏土矿物分析 9,崩塌堆积体的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可参照滑坡的工程地质勘察方法执行。6。2 9。库岸坍岸区的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1 坍岸区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城镇地区可选用1,2000.1,1000.农业地区可选用1 10000 1.2000,范围应包括坍岸区及其影响区。2 坍岸预测剖面应垂直库岸布置 靠近岸边的坑,孔应进入水库死水位或相当于陡坡脚高程以下.勘探线间距.城镇地区可选用200.1000m。农业地区可选用1000.5000m,3 根据需要进行土层物理力学性质试验、4 坍岸预测宜采取多种方法 坍岸范围与危害性宜进行综合评价,5,每一勘探剖面不应少于2个坑。孔,坑 孔间距视可能坍岸宽度确定.靠近岸坡边缘应布置钻孔.钻孔深度应穿过可能坍岸面以下5m、6,2.10。泥石流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1,查明形成区及周边的水源类型,水量,汇水条件.地形地貌特征.岩体组成、地质构造特征及不良地质现象的发育情况、2 查明可能形成泥石流固体物质的组成、分布范围.储量及流通区、堆积区的地形地貌特征 3。分析评价对建筑物.水库运行及周边环境的影响.提出处理措施的建议,6,2。11。泥石流的勘察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1。勘察方法应以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为主,测绘范围应包括沟谷至分水岭的全部地段和可能受泥石流影响的地段,测绘比例尺宜采用1,10000,1.2000,2,勘探,物探.试验及监测工作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6,2,12,水库诱发地震预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可行性研究阶段预测有可能发生水库诱发地震时 应对诱发地震可能性较大的地段进行工程地质和地震地质论证 校核可能发震库段的诱震条件.预测发震地段。类型和发震强度,并应对工程建筑物的影响作出评价,2。对需要进行水库诱发地震监测的工程 应进行水库诱发地震监测台网总体方案设计,台网布设应有效控制库首及水库诱发地震可能性较大的库段。监测震级,ML,下限应为0 5级左右.台网观测宜在水库蓄水前1。2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