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质量检查8,8,1,施工质量检查是指施工单位为控制质量进行的检查 并非工程的验收检查,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将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检查划分为两类,对应于混凝土施工的两个阶段,即过程控制检查和拆模后的实体质量检查,过程控制检查包括技术复核 预检.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为控制施工质量而进行的各项检查 拆模后的实体质量检查应及时进行,为了保证检查的真实性.检查时混凝土表面不应进行过处理和装饰,8,8,2,对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是检验结构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达到合格要求的手段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施工单位需要在不同阶段进行各种不同内容.不同类别的检查、各种检查随工程不同而有所差异,具体检查内容应根据工程实际作出要求.1,提出了确定各项检查应当遵守的原则,即各种检查应根据质量控制的需要来确定检查的频率.时间、方法和参加检查的人员,2。明确规定施工单位对所完成的施工部位或成果应全数进行质量自检,自检要求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提出的要求.自检不同于验收检查,自检应全数检查。而验收检查可以是抽样检查.3,要求做出记录和有图像资料、是为了使检查结果必要时可以追溯。以及明确检查责任,对于返工和修补的构件 记录的作用更加重要,要求有返工修补前后的记录、而图像资料能够直观反映质量情况,故对于返工和修补的构件提出此要求。4 为了减少检查的工作量,对于已经隐蔽,不可直接观察和量测的内容如插筋锚固长度 钢筋保护层厚度,预埋件锚筋长度与焊接等,如果已经进行过隐蔽工程验收且无异常情况,可仅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5、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性能检验比较复杂 一般通过检验报告或专门的试验给出.在施工现场通常不进行检查、但有时施工现场出于某种原因.也可能需要对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性能进行检查,当遇到这种情形时,应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按照有关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并出具检验报告,8、8、3。为了保证所浇筑的混凝土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本条规定了浇筑前应进行的质量检查工作.在确认无误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当坍落度大于220mm时.还应对扩展度进行检查,对于现场拌制的混凝土,应按相关规范要求检查水泥。砂石、掺合料 外加剂等原材料,8 8。4。本条对混凝土结构的质量过程控制检查内容提出了要求、检查内容包括这些内容.但不限于这些内容,当有更多检查内容和要求时.可由施工方案给出、8。8 5.本条对混凝土结构拆模后的检查内容提出了要求、检查内容包括这些内容.但不限于这些内容、当有更多检查内容和要求时、可由施工方案给出.8,8、6,对混凝土结构质量进行的各种检查,尽管其目的 作用可能不同,但是方法却基本一样、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已经对主要检查方法作出了规定 故直接采取该标准的规定即可,当个别检查方法本标准未明确时 可参照其他相关标准执行、当没有相关标准可执行时,可由施工方案确定检查方法,以解决缺少检查方法、检查方法不明确等问题、但施工方案确定的检查方法应报监理单位批准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