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张拉和放张6、4,1,预应力筋张拉前.根据张拉控制应力和预应力筋面积确定张拉力。然后根据千斤顶标定结果确定油泵压力表读数。同时根据预应力筋曲线线形及摩擦系数计算张拉伸长值.现场检查确认混凝土施工质量,确保张拉阶段不致出现局部承压区破坏等异常情况,6 4、2,张拉设备由千斤顶、油泵及油管等组成.其输出力需通过油泵中的压力表读数来确定、所以需要使用前进行标定,为消除系统误差影响.要求设备配套标定并配套使用。此外千斤顶的活塞运行方向不同.其内摩擦也有差异、所以规定千斤顶活塞运行方向应与实际张拉工作状态一致、6。4,3、先张法构件的预应力是靠粘结力传递的,过低的混凝土强度相应的粘结强度也较低 造成预应力传递长度增加,因此本条规定了放张时的混凝土最低强度值,后张法结构中,预应力是靠端部锚具传递的、应保证锚垫板和局部受压加强钢筋选用和布置得当、特别是当采用铸造锚垫板时、应根据锚具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技术手册相关的技术参数选用与锚具配套的锚垫板和局部加强钢筋、以及确定张拉时要求达到的混凝土强度等技术要求 而这些技术要求需要通过锚固区传力性能检验来确定,另一方面,混凝土结构过早施加预应力,会造成过大的徐变变形.因此有必要控制张拉时混凝土的龄期、但是、当张拉预应力筋是为防止混凝土早期出现的收缩裂缝时.可不受有关混凝土强度限值及龄期的限制,6 4,4、设计方所给张拉控制力是指千斤顶张拉预应力筋的力值.由于施工现场的情况往往比较复杂.而且可能存在设计未考虑的额外影响因素。可能需要对张拉控制力进行适当调整,以建立设计要求的有效预应力,预应力孔道的实际摩擦系数可能与设计取值存在差异。当摩擦系数实测值与设计计算取值存在一定偏差时,可通过适当调整张拉力来减小偏差,另外.对要求提高构件在施工阶段的抗裂性能而在使用阶段受压区内设置的预应力筋.以及要求部分抵消由于应力松弛.摩擦 分批张拉,预应力筋与张拉台座之间的温差等因素产生的预应力损失的情况.也可以适当调整张拉力。消除应力钢丝和钢绞线质量较稳定、且常用于后张法预应力工程,从充分利用高强度。但同时避免产生过大的松弛损失,并降低施工阶段钢绞线断裂的原则出发限制其应力不应大于80,的抗拉强度标准值,中强度预应力钢丝主要用于先张法构件。故其限值应力低于钢绞线、而精轧螺纹钢筋从偏于安全考虑限制其张拉控制应力不大于其屈服强度标准值的90,6.4。5,预应力筋张拉时,由于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包括千斤顶等设备的标定误差,操作控制偏差。孔道摩擦力变化,预应力筋实际截面积或弹性模量的偏差等,会使得预应力筋的有效预应力与设计值产生差异 从而出现预应力筋实测张拉伸长值与计算值之间的偏差,张拉预应力筋的目的是建立设计希望的预应力。而伸长值校核是为了判断张拉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规定的要求。如果各项参数都与设计相符,一般情况下张拉力值的偏差在、5,范围内是合理的、考虑到实际工程的测量精度及预应力筋材料参数的偏差等因素,适当放松了对伸长值偏差的限值,将其最大偏差放宽到,6、必要时。宜进行现场孔道摩擦系数测定.并可根据实测结果调整张拉控制力,6,4,6.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应使混凝土不产生超应力。构件不扭转与侧弯.因此 对称张拉是一个重要原则.对张拉比较敏感的结构构件,若不能对称张拉、也应尽量做到逐步渐进的施加预应力,减少张拉设备的移动次数也是施工中应考虑的因素、6,4。8.一般情况下.同一束有粘结预应力筋应采取整束张拉.使各根预应力筋建立的应力均匀。只有在能够确保预应力筋张拉没有叠压影响时。才允许采用逐根张拉工艺、如平行编排的直线束,只有平面内弯曲的扁锚束以及弯曲角度较小的平行编排的短束等。6 4.9,预应力筋在张拉前处于松弛状态.需要施加一定的初拉力将其拉紧 初拉力可取为张拉控制力的10,20、对塑料波纹管成孔管道内的预应力筋。达到张拉控制力后的持荷,对保证预应力筋充分伸长并建立准确的预应力值非常有效。6,4、10 预应力工程的重要目的是通过配置的预应力筋建立设计希望的准确的预应力值 然而 张拉阶段出现预应力筋的断裂.可能意味着,其材料、加工制作。安装及张拉等一系列环节中出现了问题。同时 由于预应力筋断裂或滑脱对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影响极大.因此,规定应严格限制其断裂或滑脱的数量。先张法预应力构件中的预应力筋不允许出现断裂或滑脱.若在浇筑混凝土前出现断裂或滑脱。相应的预应力筋应予以更换,本条虽然设在张拉和放张一节中、但其控制的不仅是张拉质量,同时也是对材料。制作.安装等工序的质量要求,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执行 6,4,11,锚固阶段张拉端预应力筋的内缩量系指预应力筋锚固过程中、由于锚具零件之间和锚具与预应力筋之间的相对移动和局部塑性变形造成的回缩值.对于某些锚具的内缩量可能偏大时.只要设计有专门规定 可按设计规定确定,当设计无专门规定时,则应符合本条的规定、并需要采取必要的工艺措施予以满足。在现行行业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中给出了预应力筋的内缩量测试方法,6,4,12.本条规定了先张法预应力构件的预应力筋放张原则,主要考虑确保施工阶段先张法构件的受力不出现异常情况。6,4,13、后张法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后 处于高应力工作状态、对其简单直接放松张拉力。可能会造成很大的危险 因此规定应采用专门的设备和工具放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