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8,7,1,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后期强度作为配合比设计。强度评定及验收的依据。基础混凝土,确定混凝土强度时的龄期可取为60d、56d、或90d,柱,墙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80时 确定混凝土强度时的龄期可取为60d,56d、确定混凝土强度时采用大于28d的龄期时,龄期应经设计单位确认,8。7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7.3,7条的规定 并应加强混凝土养护,8、7。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应对混凝土进行温度控制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大于30 混凝土浇筑体最大温升值不宜大于50,2。在覆盖养护或带模养护阶段。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以内40mm、100mm位置处的温度与混凝土浇筑体表面温度差值不应大于25。结束覆盖养护或拆模后,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以内40mm,100mm位置处的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值不应大于25.3、混凝土浇筑体内部相邻两测温点的温度差值不应大于25。4。混凝土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当有可靠经验时,降温速率要求可适当放宽,8 7。4,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点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两个交叉竖向剖面进行测温、竖向剖面交叉位置宜通过基础中部区域,2.每个竖向剖面的周边及以内部位应设置测温点、两个竖向剖面交叉处应设置测温点 混凝土浇筑体表面测温点应设置在保温覆盖层底部或模板内侧表面,并应与两个剖面上的周边测温点位置及数量对应。环境测温点不应少于2处,3,每个剖面的周边测温点应设置在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以内40mm。100mm位置处。每个剖面的测温点宜竖向.横向对齐。每个剖面竖向设置的测温点不应少于3处。间距不应小于0、4m且不宜大于1 0m 每个剖面横向设置的测温点不应少于4处,间距不应小于0 4m且不应大于10m。4。对基础厚度不大于1、6m,裂缝控制技术措施完善的工程、可不进行测温,8、7,5、柱、墙 梁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点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柱。墙,梁结构实体最小尺寸大于2m。且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60时、应进行测温.2,宜选择沿构件纵向的两个横向剖面进行测温。每个横向剖面的周边及中部区域应设置测温点、混凝土浇筑体表面测温点应设置在模板内侧表面 并应与两个剖面上的周边测温点位置及数量对应.环境测温点不应少于1处。3,每个横向剖面的周边测温点应设置在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以内40mm,100mm位置处。每个横向剖面的测温点宜对齐,每个剖面的测温点不应少于2处。间距不应小于0.4m且不宜大于1,0m 4,可根据第一次测温结果,完善温差控制技术措施、后续施工可不进行测温。8 7,6、大体积混凝土测温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根据每个测温点被混凝土初次覆盖时的温度确定各测点部位混凝土的入模温度。2,浇筑体周边表面以内测温点,浇筑体表面测温点.环境测温点的测温.应与混凝土浇筑。养护过程同步进行,3、应按测温频率要求及时提供测温报告,测温报告应包含各测温点的温度数据,温差数据。代表点位的温度变化曲线 温度变化趋势分析等内容、4,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以内40mm。100mm位置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小于20、时.可停止测温,8、7 7、大体积混凝土测温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第一天至第四天。每4h不应少于一次 2.第五天至第七天,每8h不应少于一次,3。第七天至测温结束。每12h不应少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