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混凝土配合比7、3 1、本条规定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遵照的基本原则。1.配合比设计首先应考虑设计提出的强度等级和耐久性要求.同时要考虑施工条件,在满足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等要求基础上 为节约资源等原因,应采用尽可能低的水泥用量和单位用水量 2。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中对冻融环境。氯离子侵蚀环境等条件下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数均有规定 设计配合比时应符合其要求。3。冬期。高温等环境下施工混凝土有其特殊性,其配合比设计应按照不同的温度进行设计 有关参数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及本规范第10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4、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所用的原材料、如水泥、砂、石、外加剂、水等 应采用施工实际使用的材料.并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7 3,2,本条规定了混凝土配制强度的计算公式,配制强度的计算分两种情况,对于C60以下的混凝土.仍然沿用传统的计算公式 对于C60及以上的混凝土 按照传统的计算公式已经不能满足要求.本规范进行了简化处理。统一乘一个1 15的系数,该系数已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得到检验,7,3、3,本条规定了混凝土强度标准差的取值方法、当具有前一个月或前三个月统计资料时.首先应采用统计资料计算标准差、使其具有相对较好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只有当无统计资料时才可按照表中规定的数值直接选择 7、3.4.本条规定了确定混凝土工作性指标应遵照的基本要求。工作性是一项综合技术指标,包括流动性.稠度、黏聚性和保水性三个主要方面 测定和表示拌合物工作性的方法和指标很多 施工中主要采用坍落仪测定的坍落度及用维勃仪测定的维勃时间作为稠度的主要指标,7.3,6、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标包括氯离子含量。碱含量、抗渗性。抗冻性等 在确定设计配合比前、应对设计规定的混凝土耐久性能进行试验验证、以保证混凝土质量满足设计规定的性能要求 部分指标也可辅以计算验证 7、3.8。本条规定了混凝土配合比试配、调整和确定应遵照的基本步骤、7,3,9,本条规定了混凝土配合比确定后应经过批准,并规定配合比在使用过程中应该结合混凝土质量反馈的信息及时进行动态调整。应经技术负责人批准,是指对于现场搅拌的混凝土 应由监理.建设。单位现场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对于混凝土搅拌站.应由搅拌站的技术或质量负责人等批准,7,3,10。需要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的情况 主要是考虑材料质量、生产条件等状况发生变化,与原配合比设定的条件产生较大差异。本条明确规定了混凝土配合比应在哪些情况下重新进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