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计算规则1。建筑用地面积计算 建设用地面积指规划用地范围内的净用地面积,规划道路,河道 绿地等代征地面积不计入,2.建筑朝向确定,南北向指正南北和南偏东,西,45,以内,含45,东西向指正东西向和东 西。偏南45、以内。不含45.3.建筑高度计算.在计算建筑日照。建筑间距或后退距离时、多。低层及高层建筑高度按下列规定计算 1.平屋顶建筑。自建筑物室外地面算至女儿墙顶部.屋面有挑檐且挑檐出挑深度大于0。6米时,自室外地面算至其女儿墙部顶 再加上檐口出挑深度.2。坡屋顶建筑、按室外地面至建筑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计算.3,屋顶上的附属物 如电梯间,楼梯间、水箱 烟囱等.其总面积不超过屋顶面积的25,高度不超过4米的根据具体情况可不计入计算高度之内,4,建筑间距、建筑后退用地界线距离计算.1、建筑间距 相邻建筑物或构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距离、2 建筑后退距离.建筑物或构筑物外墙与用地界线之间的水平距离、3.如有突出于建筑物外墙的封闭阳台,外廊,室外楼梯。楼梯间,各类井道.楼层出挑,落地窗.出挑深度大于0、6米的凸窗以及总长超过建筑面宽二分之一或连续长度超过10 0米的开敞阳台等则从上述突出部分的外边线起计算最小水平距离。4 顶层为跃层户型的跃层部分层高计入间距或后退距离。5 层数计算、1、顶层为跃层户型的 跃层户型的二层部分不计层数,2。车库。设备层,2.2米计入层数,3,架空层计入层数 4,商住楼的底层层高不得大于5.4米。如大于5 4米则按2层计算。5、地下室,半地下室高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2,2米的 地下室、半地下室计入层数,6,建筑高度控制视线分析方法 根据文物保护建筑周围环境。选择适当视点确定视线走廊,进行视线分析。视点的距离应大于或等于3。0H.因现状条件限制难以按3 0H视点距离控制高度的,视点距离可适当缩小。但不得小于2 0H、建筑高度控制视线分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