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H、管端焊接接头坡口型式H 0。1,管端壁厚相同的对焊接头坡口型式宜符合图H。0、1的规定 图H,0 1 管端壁厚相同的对焊接头坡口型式H.0。2,管端壁厚不同和,或、材料屈服强度不同的对焊接头坡口型式应满足图H.0.2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材料、过渡处理及焊后热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接管段的最小屈服强度不同时,焊缝金属的力学性能不应小于强度较高的管段。2,壁厚不等管段的管端之间的过渡,可按图H.0、2所示方法或可采用预制的过渡短节管过渡 3,采用加工斜坡口时.焊趾部位应圆滑过渡.不应出现咬边或凹槽 4.最小屈服强度相同的不等壁厚管段对接焊时。对加工斜坡口的最小角度可不作限制,5.焊后热处理应按有效焊缝高度值确定,2、对接管段内径不同时,坡口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壁厚差不大于2 5mm时应焊透,坡口可按图H 0.2,a,加工且不作特殊加工处理。2,当壁厚差大于2。5mm且不能进入管内焊接时 应按图H,0 2.b、将较厚侧管端内部加工成斜坡口。斜坡口的加工角度最大不应大于30,最小不应小于14。3,当壁厚差超过2。5mm,但不超过较薄管段壁厚的1,2.且能进入管内施焊时 可按图H.0。2.c,采用内焊填充完成过渡,较厚管段上的坡口钝边高度应等于管壁厚度的内偏差加上对接管上的坡口的钝边高度 4。当壁厚差大于较薄管段壁厚的1 2.且能进入管内施焊时,可按图H。0,2,b,将较厚管端的内侧加工成斜坡口,或可按图H,0,2,d,加工成组合型式的斜坡口,即以较薄管钢壁厚的1、2采用锥形焊缝。并从该点起将剩余部分加工成锥面 3 当相焊接钢管外径不等时,坡口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壁厚差不超过较薄钢管壁厚的1。2时。可按图H 0 2、e。加工坡口,焊缝过渡面角度不应大于30。且焊趾部位应圆滑过渡,2.当壁厚差超过较薄钢管壁厚的1.2时、应按图H,0,2,f、将超出部分加工成斜坡口,4。当相接管段内径及外径均不同时、应综合采用图H。0、2 a H 0 2、f.或图H。0,2。g.的方式进行坡口设计,图H.0,2,管端壁厚不同和.或、材料屈服强度不同的对焊接头坡口型式.注.1 当相接材料等强度不等厚度时 图中,不限定最小值 2 图中、设计用最大厚度δ2不应大于1、5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