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管道和管道附件的结构设计5,1 管道强度和稳定性计算5,1、1、管道强度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埋地管道强度设计应根据管段所处地区等级以及所承受永久荷载 可变荷载和偶然荷载而定,通过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大于或等于0。05g至小于或等于0,4g地区内的管道,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油气输送管道线路工程抗震技术规范,GB,50470的有关规定进行强度设计和校核 2,埋地直管段的轴向应力与环向应力组合的当量应力 应小于钢管标准规定的最小屈服强度的90.管道附件的设计强度不应小于相连管道直管段的设计强度,3 输气管道采用的钢管符合本规范第5、2、2条规定时.焊缝系数值应取1 0,5.1,2。输气管道强度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直管段管壁厚度应按下式计算.式中。δ,钢管计算壁厚 mm P、设计压力,MPa,D。钢管外径.mm.σs 钢管标准规定的最小屈服强度.MPa、φ、焊缝系数,F 强度设计系数.应按本规范表4.2。3和表4、2。4选取 t.温度折减系数,当温度小于120,时.t值应取1 0,2,受约束的埋地直管段轴向应力计算和当量应力校核,应按本规范附录B进行计算、3,当温度变化较大时 应进行热胀应力计算、必要时应采取限制热胀位移的措施 4、受内压和温差共同作用下弯头的组合应力。应按本规范附录C进行计算,5。常用钢管的屈服强度应符合表5,1 2的规定,表5、1。2、常用钢管届服强度要求。MPa 注,1。Rt0.5表示屈服强度 0.5,总伸长率.2,L690,L830适用于RP0.2,0 2,非比例伸长,5、1,3.输气管道的最小管壁厚度不应小于4 5mm、钢管外径与壁厚之比不应大于100.5 1 4,输气管道径向稳定校核应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当管道埋设较深或外荷载较大时。应按无内压状态校核稳定性。式中 x 钢管水平方向最大变形量 m。D。钢管外径.m、Z、钢管变形滞后系数、宜取1,5.K。基床系数,宜按本规范附录D的规定选取,W,作用在单位管长上的总竖向荷载,N.m,Dm 钢管平均直径.m。E。钢材弹性模量。N。m2,I,单位管长截面惯性矩,m4、m,Es。土壤变形模量 N m2、Es值应采用现场实测数。当无实测资料时,可按本规范附录D的规定选取、W1,单位管长上的竖向永久荷载,N,m W2,地面可变荷载传递到管道上的荷载,N,m、δn.钢管公称壁厚,m 5.1。5,曾采用冷加工使其符合规定的最小屈服强度的钢管,以后又将其不限时间加热到高于480。或高于320 超过1h.焊接除外,该钢管允许承受的最高压力、不应超过按本规范式.5.1,2 计算值的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