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防火和疏散5.2。1,洁净厂房虽不同于一般工业厂房、但在材料与构造的耐火性能以及火灾的火势形成。发展与扩散等基本特性方面,两者都基本一致,所以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中不少条文同样适用于洁净厂房、本节主要结合洁净厂房的下列特点,对于防火规范尚未包括或者不全适合的部分做必要的补充.1.空间密闭,火灾发生后 烟量特大.对于疏散和扑救极为不利。同时由于热量无处泄漏.火源的热辐射经四壁反射室内迅速升温.大大缩短了全室各部位材料达到燃点的时间.当厂房外墙无窗时,室内发生的火灾往往不容易被外界发现,发现后也不容易选定扑救突破口。2.平面布置曲折 增加了疏散路线上的障碍,延长了安全疏散的距离和时间,3 若干洁净室都通过风管彼此串通.当火灾发生,特别是火势初起未被发现而又继续送风的情况下 风管成为烟.火迅速外窜 殃及其余房间的重要通道。4 室内装修使用了一些高分子合成材料 这些材料在燃烧时产生浓烟,散发毒气、有的燃烧速度极快。5。某些生产过程使用易燃易爆物质,火灾危险性高。如甲醇,甲苯、丙酮。丁酮、乙酸乙酯.乙醇,甲烷 二氯甲烷、硅烷.异丙醇,氢等都是甲,乙类易燃易爆物质 对洁净厂房构成潜在的火灾威胁.此外 洁净厂房内往往有不少极为精密、贵重的设备,建设投资十分昂贵,一旦失火、损失极大,鉴于以上几方面的特点、为了保障生命,财产的安全,尽量减少火灾中的损失 本规范分别从防止起火与延烧、便利疏散与抢救这两个方面补充提出若干条文、强调了建筑耐火等级与防火分隔。对于防火墙间占地面积与疏散路线提出较严格的要求。这部分规范编制工作在公安部有关部门指导下进行 本部分规定不包括防爆措施,分析洁净厂房火灾实例可以发现,严格控制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十分必要。本条规定将洁净厂房耐火等级定为二级及二级以上,使建筑构配件耐火性能与甲,乙类生产相适应、从而减少成灾的可能性,本条为强制性条文.5,2。2、由于本规范附录B中仅仅是洁净厂房生产工艺间的火灾危险性类别举例。表中的实例不可能十分全面,也没有包含各行各业的各类洁净厂房的生产工艺间 即使已经列入表中的生产工艺间也会随着科学技术发展 新设备、新工艺的出现有所变化.所以本次修订将本条改为推荐性条文 5、2 3,本条对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作出规定,1,限制防火分区的面积.一是可以控制火灾蔓延。减少损失.二是便于扑救 使消防人员既容易在现场寻找火源,也容易安全撤离、防火墙间允许面积的大小应视厂房的情况与生产火灾危险性确定,2 据调查统计,甲、乙类洁净厂房多数情况下 其占地面积。单层厂房在2500m2以下,多层厂房不超过1500m2 考虑略留余地.则将防火分区允许占地面积规定为3000m2、单层、和2000m2 多层。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甲类生产的二级耐火建筑物允许占地面积相吻合 由于甲、乙类生产往往混杂一处,故本条规定不再予以严格区分,本条规定为宜为3000m2,单层。和2000m2、多层.既考虑了洁净厂房的特点作了较严格的规定。又为执行中因具体情况确有困难时 应在确保疏散距离的前提下仍可放宽,按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规定执行,3 丙、丁、戊类洁净厂房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面积 本次修订中规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不再作较严格的规定.这是因为本规范第5 2 1条规定 洁净厂房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已作了较严格的规定,可减少成灾的可能性,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洁净厂房,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采用了大体量 大跨度的厂房布局,一些洁净厂房的建筑面积时有接近或超过规范规定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面积的情况发生。在2008年12月发布的现行国家标准、电子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472中 已规定对丙类电子工厂洁净厂房的防火分区面积限值在规定条件下可以按产品生产工艺要求确定.所以本次修订本条修改为推荐性条文 5 2,4,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洁净室的顶棚和壁板,为避免因室内或室外一方发生火灾殃及另外一方、须规定其燃烧性能,即虽不能要求它与土建式顶棚或隔墙具有同样耐火极限.至少也须要求它的燃烧性能同建筑物相一致、即采用不燃烧体、且不得采用有机复合材料、以避免燃烧时产生窒息性气体,有害气体等,根据实施中的实际需要、在条文中增加了对壁板的耐火极限规定。目前国内外制造厂家生产的洁净室用金属壁板。大部分均能满足上述要求,5.2,5,控制了防火分区占地面积后,还需要在一个防火分区内将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设置防火分隔 本条规定防火分隔应为不燃烧体.并规定了耐火极限,主要是从保护洁净区的财产安全出发、为此,本条作为强制性条文,5,2,6、洁净厂房的技术竖井是布置相关管线的垂直管廊。贯通各个楼层,为防止一旦发生火情后 洁净厂房的各层相应火势串通。本条对技术竖井耐火要求、分隔、管线空隙填堵作了强制性规定、5,2、7。对于设置一个安全出口的条件,甲。乙类生产间同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中的100m2 150m2相比.本条均按100m2.这是考虑即便100m2的洁净室也不算小,已能容纳相当数量的贵重装置.须有良好的疏散条件、所以作了较严格的规定,本条为强制性条文,5,2 8 人员净化程序多,连同生活用室在内包括有换鞋,更衣.盥洗 吹淋等用室。布置上要避免路线交叉、于是往往形成从人员入口到生产地点的曲折迂回路线,因此,一旦发生火灾.把这样曲折的人员净化路线当作通往安全出口的通道是不恰当的。所以作了本条的强制性规定.5。2,9,安全疏散门是关系到人员安全疏散的重要条件之一,为此本条对洁净室,区、的安全疏散门作了强制性的规定,5,2、10,洁净厂房空间密闭,设有人员净化和物料净化设施。火灾发生后 扑救极为不利 洁净厂房同层外墙设通往洁净区的门窗或专用消防口后 可方便消防人员的进入及扑救,为此.本条对洁净厂房设置专用消防口作了强制性规定 5、2 11,由于洁净厂房外墙上的吊门,电动自动门以及装有栅栏的窗、一般设有手动。自动控制装置或固定栅栏、为此本条规定此类门、窗不应作为消防人员进入洁净厂房的入口 并作为强制性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