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节点设计5。4 1.5,4 2.综合管廊的吊装口,进排风口,人员出入口等节点设置是综合管廊必需的功能性要求,这些口部由于需要露出地面、往往会形成地面水倒灌的通道.为了保证综合管廊的安全运行、应当采取技术措施确保在道路积水期间地面水不会倒灌进管廊。其中5,4.1条为强制性条文,5、4.3,综合管廊人员出入口宜与吊装口功能整合.设置爬梯 便于维护人员进出,5、4、4。3、设置逃生口是保证进入人员的安全 蒸汽管道发生事故时对人的危险性较大.因此规定综合管廊敷设有输送介质为蒸汽的管道的舱室逃生口间距比较小,5、逃生口尺寸是考虑消防人员救援进出的需要、5 4,5,由于综合管廊内空间较小。管道运输距离不宜过大。根据各类管线安装敷设运输要求、综合确定吊装口间距不宜大于400m,吊装口的尺寸应根据各类管道.管节、及设备尺寸确定.一般刚性管道按照6m长度考虑,电力电缆需考虑其入廊时的转弯半径要求,有检修车进出的吊装口尺寸应结合检修车的尺寸确定 5、4,7,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参照日本。共同沟设计指针,第5。9,1条自然通风口中、燃气隧洞的通风口应该是与其他隧洞的通风口分离的结构。第5 9、2条强制通风口中。燃气隧洞的通风口应该与其他隧洞的通风口分开设置、为了避免天然气管道舱内正常排风和事故排风中的天然气气体进入其他舱室。并可能聚集引起的危险,作出水平间距10m规定.为避免天然气泄漏后 进入其他舱室 天然气舱的各口部及集水坑等应与其他舱室的口部及集水坑分隔设置.并在适当位置设置明显的标示提醒相关人员注意 5.4,8、对盖板作出技术规定,主要是为了实现防盗安保功能要求,同时满足紧急情况下人员可由内部开启方便逃生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