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水库6,2 1。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是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一般不再进行全面的勘察 而是针对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开展工作。6,2,2、可行性研究阶段对水库渗漏问题已经作出初步评价,初步设计阶段是针对严重渗漏地段的进一步勘察,岩溶渗漏问题比较复杂。在本阶段仍应对可溶岩.隔水层或相对隔水层、岩溶发育特征和洞穴系统 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及动态进行勘察研究,确定渗漏通道的位置 形态和规模,估算渗漏量、岩溶发育程度是根据可溶岩岩性、岩层组合和岩溶化程度的差异等确定、可分强,中。弱三类,同时应特别注意弱岩溶化地层的作用及空间分布。对于岩溶水文地质条件 要特别重视岩溶水系统.泉。暗河、的勘察研究、对代表稳定地下水的泉和暗河,要尽可能查明补给 径流,水量、水化学及其动态 分析泉水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根据勘察成果及地质评价结论,提出防渗处理的范围,深度和措施的建议,6,2,4,岩溶水文地质测绘的范围、应包括与查明岩溶发育特征,水文地质条件有关的区域如低邻谷。低岩溶洼地 下游河湾等 岩溶洞穴追索是查明洞穴形态 大小。方向和了解发育特征的重要手段,对有水流洞穴的追索还可了解地下水的情况,随着物探仪器设备的不断改进及探测技术。解释方法的不断完善、物探在岩溶洞穴和含水特性的探测均有一定的效果.由于每种物探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因此应采用多种物探方法互相印证,连通试验可用于查明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联系.以及地下水的流向、洞穴之间。洞穴与泉水之间的连通情况,判断洞穴的规模和通畅程度。确定岩溶水系统之间的关系等,连通试验的示踪剂有荧光素.石松孢子。食盐,钼酸铵.同位素等,具体可根据连通试验的长度,水量和通畅程度等条件选择。有条件时、还可采用堵洞试验或抽水试验了解连通情况.地下水渗流场。温度场、化学场、同位素和水均衡勘察研究、应根据需要.可能和具体条件确定,6、2 5,6、2。6,对初步设计阶段水库浸没问题的勘察内容和方法进行了规定,其勘察范围是可行性研究阶段初判可能浸没的地段,这两条的规定也适用于渠道等其他类型水利水电工程浸没问题的勘察.1。浸没区的成因和影响对象分类,按其成因,浸没可分为顶托型和渗漏型两种基本类型。顶托型浸没、天然情况下、地下水向河流排泄、水库蓄水后.原来的补给、排泄关系不变 致使地下水位壅高 水库周边产生的浸没现象多属于这种类型.也可称为补给区浸没 渗漏型浸没、水库、渠道运行后产生渗漏 导致排泄区的地下水位升高、造成浸没.也可称为排泄区浸没 堤坝下游、特别是平原地区的围坝型水库下游.渠道,特别是填方渠道、两侧。水库渗漏排泄区的低洼地段、均易产生渗漏型浸没 按照浸没影响的对象、可分为农作物区和建筑物区两类。浸没区由于成因类型和影响对象不同.因而在勘察范围 勘察内容和精度要求.包括测绘比例尺。勘探剖面线,勘探点密度等、试验项目。分析计算方法 评价标准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 在工作初期应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可能出现的浸没类型,确定影响对象,据此制订相应的工作计划、2,上部土层地下水位与下部含水层地下水位之间的差异,当地层为双层结构 上部黏性土厚度较大且其水位受下部承压含水层水位影响时、工程实际调查资料显示.黏土层中的地下水位不等于且总是低于下部承压水位 嫩江尼尔基水利枢纽右岸副坝下游浸没现场调查时、先挖试坑至黏土层稳定地下水位。然后用钻孔钻穿黏土层,测定下部含水层地下水位、或在钻孔旁边另挖试坑至黏土层内地下水位.表6是1999年和2004年两次调查的结果汇总 勘探点共14个,黏土层内水位无一例外地均低于含水层承压水位。α值范围在0,29至0。92之间,表明尼尔基表层黏土的非均质性 但总体上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黏土层中的含水带厚度 T 与下伏承压水头.H0,之间的折减关系 α,可采用野外实测或室内试验确定、3,坑探在浸没区勘察的作用。条文中把坑探与钻探并列作为浸没区勘探的主要手段,目的是、了解表部土层厚度和性质的变化 在坑壁实测土的毛管水上升高度.位于钻孔旁边的试坑可以了解土层水位与含水层水位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4。试验工作。用室内测定的土的毛细力来代替土的毛管水上升高度,其结果较实际情况偏大。因此规范强调有条件时,应在试坑内现场测定.测定方法包括试坑现场观察、根据含水率计算饱和度,含水量变化曲线与液限对比等,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对于顶托型浸没而言、渗透系数的影响不十分敏感。但对渗漏型浸没、渗透系数是重要参数、故除室内试验外 应进行一定数量的现场试验.为了准确评价建筑物区的浸没影响 应进行持力层在不同含水率情况下抗剪强度和压缩性试验.当地基存在黄土,淤泥.膨胀土等工程性质不良岩土层时。试验数量应相应增加、5 分析计算,地下水等水位线图是揭示勘察区在建库前地下水渗流条件的重要图件 实践表明,垂直于库岸或堤坝轴线布置的勘探剖面线往往并不平行于地下水流线、有时差异较大.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区,有支流汇入地区尤其如此、绘制地下水等水位线图有助于揭示这种现象.为了使计算更符合实际情况、必要时应调整计算剖面方向 绘制地下水等水位线图需要较多的勘探点,充分利用现有的民井资料有助于提高图件精度。地下水位壅高计算通常采用地下水动力学方法,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公式.水均衡法是研究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与水位的动态关系,也就是由于收入项与支出项均衡的结果。造成地区水位动态变化、官厅水库怀涿盆地惠民北渠灌区的浸没计算采用过这种方法、数值分析方法有许多种,常用的是有限元法、有限元法就是将描述地下水运动规律的偏微分方程离散。利用变分原理.将该偏微分方程转化为一组线性方程组.通过微机模拟计算 从而求得有限个节点的地下水位.该方法适用于各种复杂的边界形状和边界条件.同时要求对地层和天然地下水位的变化有较详细的了解,6,2 7,本条规定了初步设计阶段水库滑坡。崩塌及坍岸勘察应包括的内容,是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成果的基础上,对存在滑坡,崩塌及坍岸问题的具体库岸段进行的勘察。水库库岸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但重点是对工程建筑物、城镇和居民区环境有影响的滑坡。崩塌体的勘察.6.2。8,对于滑坡而言,底滑面的勘察是关键,实践证明.竖井、平硐是揭露底滑面最直观的手段,不仅效果好 而且也便于取原状样进行试验甚至进行现场原位试验。因此条件具备时应优先考虑布置竖井或平硐 通常滑体和滑床的地下水位是不同的 对地下水位必须分层进行观测,有时由于滑坡体堆积的多序次或在形成过程中多次滑动。也会在滑坡体中形成两个以上含水层系统,如三峡库区巴东黄蜡石滑坡 万州和平广场滑坡等。有的滑坡体还存在局部承压水 如万州枇杷坪滑坡 云阳寨坝滑坡 因此应进行地下水位的分层观测 6,2,9 本条规定了库岸坍岸工程地质勘察的技术方法、勘探坑,孔的布置、向上应包括可能坍岸的范围和影响区、向下应达到死水位以下波浪淘刷深度。水库坍岸预测理论最早来源于苏联、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苏联萨瓦连斯基,卡丘金,佐洛塔廖夫等研究了水库坍岸问题,提出了坍岸预测的基本计算方法和图解法 目前水库坍岸预测常用的方法有,工程地质类比法。卡丘金法。图解法等,由于坍岸的影响因素多,条件比较复杂、为此.本条规定坍岸预测宜采用多种方法综合确定,6 2,12。可行性研究阶段对设置地震监测台网的必要性已有充分论证 初步设计阶段应进行地震监测台网设计,监测台网设计一般包括台网技术要求。台网布局和台站选址.台网信道,系统设备选型及配置、资料分析与预测 运行与管理等内容。地震观测起始时间宜在水库蓄水前1年、2年。其目的是掌握水库区的地震活动的本底情况、便于和蓄水后地震活动情况进行对比,原规范规定.观测时间宜延续到库水位达到设计正常蓄水位后2年,3年、由于水库诱发地震形成条件比较复杂,其起始时间不同、水库差异较大。故本次修订对水库诱发地震监测台网的观测时限未作统一规定.根据统计资料.当蓄水后地震活动没有变化,观测时限宜延续至水库达设计正常蓄水位后2年。3年,水库蓄水后.地震活动有变化.观测时限宜延续至地震活动水平恢复到原活动水平后2年,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