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航摄影像获取4。2,1。航空摄影测量历经模拟.解析.数字时代、虽然目前航空摄影测量已进入数字航空摄影时代.但考虑到胶片摄影仍广泛使用,本次修订时保留了对胶片摄影的要求,同时考虑到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的大量使用,模拟测图仪及解析测图仪已经淘汰不再使用的现实,故规定需将胶片影像经扫描后转化成数字化影像,4.2、2 技术方案设计是根据测图比例尺。地面分辨率的要求 选择合理的摄影仪 在考虑安全航高.地形图的高程精度要求前提下、设计能减少内。外业工作量 提高作业效率的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摄影测量方案、4 2 3 航摄仪是保证摄影测量成果质量最重要的仪器设备.只有选择合格的航摄仪.才能保证获取合格的影像,故本规范对航摄仪的基本性能进行了规定.鉴于工程摄影中数字航摄仪和胶片航摄仪都在使用的情况。本规范在航摄仪选取方面给予用户一定的灵活性 只是对两大类航摄仪的基本性能作了规定.4,2。5,PO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能实现直接获取航摄仪曝光时刻外方位元素数据,能减少航空摄影测量作业量,或完全免除地面控制点,甚至无需空中三角测量即可测图,从而大大缩短作业周期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为保证定位,定姿的精度、本规范对其基本性能进行了规定 4.2、6。由于目前摄影测量作业是基于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采用胶片摄影时.需将胶片摄影获得的负片进行扫描转化为数字化影像,为保证扫描影像的质量,规范对航片扫描仪的基本性能进行了规定 4。2。7,对于数字摄影.地面分辨率是评价影像质量的重要指标.能衡量影像有差别地区分开两个相邻地物的最小距离的能力、表4,2,7,1中对各区域类型不同成图比例尺所需影像的地面分辨率进行了规定.但仅满足地面分辨率要求 仍不能保证成图的高程精度,由于目前用于航空摄影的数字相机种类较多 各相机像幅,像元.焦距差别较大,难以对摄影比例尺和相对航高进行规定,因此.表4。2。7。1引入了基高比指标。表中基高比数据是根据目前常用摄影仪的参数推算得到的经验值、对于胶片摄影,仍沿用原规范的技术指标。4 2,8 由于航空摄影仅能获取地表影像,而地形图表示的是地面的地物地貌信息。因此 为提高航空摄影测量高程精度、选择合适的摄影季节是容易理解的,对于山地.高山地和城镇建筑区航摄,为避免大片阴影覆盖地物 地貌、尽可能在中午前后进行航摄 其太阳高度角及阴影倍数是根据多年经验总结的经验值、4.2,10.4.2,11,采用POS辅助摄影时。GNSS基准站设置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外方位元素数据质量 根据大量工程实践和研究成果。基准点的平面精度和高程精度均不低于四等精度的要求可有效保证POS解算的成果不低于传统像片控制测量的精度,GNSS精度随机载GNSS与地面基准站之间距离的增大而降低。第4。2,10条第3款的规定是综合不同行业应用实践总结的经验值,实践证明是可行的,为了控制漂移误差的累积和提高定位、定姿的精度,本规范对IMU的观测时间进行了规定.15min的要求是根据大量实践总结的经验值,也与其他规范相一致。4、2,12。根据目前大比例尺摄影的实际情况,由于摄影时的相对航高较低、飞机受气流不稳定的影响较大、产生了航摄像片的旋偏角,表4,2,12对不同摄影方式和不同比例尺航摄的旋偏角作出了最大限值的规定。在表注1中、当摄影相对航高小于700m时,气流的影响更大.表中规定的限值很难达到、故提出个别像片的旋偏角可放宽至1、2倍 在表注3中、低空摄影主要指采用无人机.航模等轻型飞行器进行的航空摄影测量。由于飞行器本身质量较轻 加上低空时气流的影响更大,故规定了其旋偏角可放宽至1 5倍,4、2,14 本条为新增内容、主要是考虑扫描后影像的质量而作的规定、扫描分辨率不应大于21μm,其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数字化后的影像能够满足测图的精度 使用同一台扫描仪对同一卷胶卷进行数字化,主要是为了保证数字化后影像的灰度。对比度等技术指标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