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安全管理3.3。1 综合管廊安全管理应包括出入安全,作业安全。信息安全,环境安全、安全保护.应急管理等.3 3。2,从事综合管廊本体、附属设施及入廊管线运行维护的单位应建立安全管理体系,3、3,3、人员出入综合管廊应符合下列规定,1 未经允许不得进入。2。严禁单独一人进入综合管廊,3.应经过入廊安全培训。4、应先检测.再通风 确认环境参数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进入,5。入廊人员应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具,检测仪器和应急装备 6.严禁在综合管廊内吸烟 3,3 4,作业安全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廊内部应具备作业所需的通风.照明等条件,并应持续保持作业环境安全。2、作业现场应有专人监护.按规定设置警示标志,并应保持与监控中心的联络畅通、3,特种作业应按国家有关规定采取相应防护措施,3。3,5。在综合管廊有防爆要求的区域内执行运行 维护工作及安全管理的人员,设备.仪器及操作程序等应符合相应的防爆安全规定。3。3,6、信息安全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涉密图纸.资料,文件、数据等,应按国家保密工作相关规定进行管理,2,信息系统及其设备配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的有关规定、3,信息系统及其设备应具备防病毒和防网络入侵措施,其内容及要求应符合表3.3,6的规定.信息系统中涉及的安全路由器.防火墙等应通过国家信息安全测评认证机构的认证,4.入廊管线信息安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综合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T、269的有关规定,表3.3 6,信息系统及其设备防病毒和防网络入侵措施内容及要求3、3。7,应根据综合管廊所属区域,结构形式.入廊管线情况,内外部工程建设影响等 对可能影响综合管廊运行安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风险评估工作。3,3,8,运营管理单位与入廊管线单位应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制定专项应急预案,3 3,9、综合管廊应急管理宜建立基于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预警,响应、预案管理等智能化应急管理系统,3,3.10 应定期组织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每年不应少于1次、应定期开展应急预案的评估和修订 宜每年修订1次。并应根据管线入廊情况和周边环境变化等及时进行修订,完善,3,3,11 综合管廊应急管理应建立完善的应急保障机制,应急保障应包括通信与信息保障.应急队伍保障。物资装备保障、资金保障及其他各项保障。3,3 12。综合管廊运行维护及安全管理过程中遇到火灾。地震,廊内天然气泄漏,廊内热力管道泄漏等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及时处置,应急处置结束后,应按应急预案要求进行秩序恢复。损害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