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检测与监测4,4,1、管廊本体检测计划应根据建成年限.运行情况,已有检测与监测数据 已有技术评定.周边环境等制定,4,4 2,管廊本体检测应定期进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配备图像记录设备。裂缝观测仪,探查工具及辅助器材等必要的量测仪器和设备,2、应根据综合管廊施工工艺。结构形式 所处地质条件等特点制定相应的定期检测计划和实施方案、3。每次定期检测实施方案制定前 应查阅历次检测报告并核实定期检测报告的建议实施情况。及时进行调整修订 4,4.3,管廊本体定期检测主要内容和周期应符合表4。4,3的规定 并应包括下列内容.1 对照技术档案资料现场校核管廊本体的基本数据.2、记录病害,损坏状况,实地判断病害、损坏原因.确定维修范围和方案、3,对难以判断的病害和损坏部位提出进一步检测建议,4,对病害或损坏严重的综合管廊提出维护建议.5。根据技术状况确定下次检测时间。6、出具检测报告。包括电子文档和书面报告 表4,4.3、管廊本体定期检测主要内容和周期4 4.4,当发生以下情形之。时.应及时对相关内容进行检测,1、经多次小规模维修,结构劣损或渗漏水等情况反复出现。且影响范围或影响程度逐步增大,2 遭受地震 火灾,爆炸等灾害或事故后,3。受周边环境影响,结构变形监测超出预警值或显示位移速率异常增加、4、巡检中发现需要进行检测的项目或内容,5.结构改造。用途改变等需要进行检测的其他情况.4,4.5 当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对管廊本体主体结构相关区域或局部进行特殊监测 1.地质条件复杂.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或不同结构分界处。结构可能变形。2、水文地质发生较大变化、可能影响结构安全稳定,3、裂缝。渗漏水等病害情况异常或变化速率较大,4.安全保护范围和安全控制区内存在影响结构安全的因素 4.4,6.管廊本体的特殊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根据综合管廊地质条件。施工工艺,结构形式,外部作业影响特征或安全评估成果等因素制定监测方案 2,应以结构变形监测为主、垂直位移监测应反映结构不均匀沉降.3。结构变形监测精度等级不宜低于三等 干线 支线综合管廊变形监测精度等级宜采用二等.4,结构变形监测宜采用自动化监测方式,4,4。7,结构变形监测测点应设在能反映管廊结构变形特征的位置或监测断面上,矩形或圆形断面结构变形监测测点布设应符合表4,4,7的规定,表4,4,7。矩形或圆形断面结构变形监测测点布设4 4.8 综合管廊结构变形检测与监测报警值应符合表4.4,8的规定、表4 4.8、结构检测与监测报警值4。4,9。综合管廊结构变形监测时间和周期应根据埋深.结构形式 施工方法,变形特征.变形速率、观测精度和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监测期间,可根据变形量的变化情况适当调整、在综合管廊运营初期 第1年宜每季度监测1次.第2年宜每半年监测1次,当发现变形显著或变形速率明显增大时,应增加观测次数或持续观测,4。4 10,因周边施工作业影响对综合管廊进行的结构变形监测 应在施工作业前开始,作业完成并在变形稳定后方可停止,4 4。11。检测或监测过程中,应及时进行数据处理。当数据处理结果出现下列情形时,必须即刻通知运营管理单位采取相应措施。1.变形量达到预警值,2,变形量出现异常变化,3 结构裂缝,地表裂缝.渗漏水等快速增大,4、4,12,管廊本体检测内容及方法应符合表4.4.12的规定。表4,4。12,管廊本体检测内容和方法4,4。13 管廊本体的检测与监测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工程测量规范 GB 50026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及,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的有关规定、
批注书签

批注书签自动云同步,随时随地查阅更便捷!

建标库的PC电脑版Android版iPhone版,已全面支持“云批注和云书签”功能。您可以在下载最新版客户端后,立即体验。

在各客户端的资源阅读界面,选中相应的文字内容后,自动弹出云批注菜单;填写相应的信息保存,自动云存储;其它设备随时可查看。

复制 搜索 分享

"大量文字复制"等功能仅限VIP会员使用,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选择少量文本,重新进行复制操作

2、开通VIP,享受下载海量资源、文字任意复制等特权

支持平台发展,开通VIP服务
QQ好友 微信 百度贴吧 新浪微博 QQ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