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基本规定3。0。1,本条阐述了对井下车场及硐室布局的基本要求,所有井下车场线路与硐室布置均应满足,3 0.2 在设计和生产实践中 沿煤层布置开拓大巷.井底车场以及硐室已较普遍,所以本条制定了井下车场巷道及硐室布置在煤层中的选择规定。1,井底车场巷道和硐室一般建设较集中,施工时其围岩的完整性要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对围岩稳定性和围岩强度要有一定要求,因此 井底车场及硐室应布置在相对稳定 坚硬的岩,煤、层中 采区车场及硐室亦应在满足生产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在稳定的岩。煤、层中,现行国家标准。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15第4.2、2条规定。井底车场巷道位置,宜选择在稳定。坚硬岩,煤、层中。井巷工程围岩坚固性分类、多采用以普氏系数f为划分依据,主要按岩石单向抗压强度确定 f小于3为软岩层.f等于3.6为中硬岩层。f大于6为硬岩层。目前井巷工程围岩强度分类并无坚硬岩层类,所以 坚硬岩层,只是一种相对的要求.工程实践表明.井下围岩强度一般多为中硬岩性、坚硬岩层一般是可遇而不可求、另外。煤层的坚固性程度通常按照抗碎强度分为高.中、低和特低4级。与岩层划分方式和分类名称不一致、为便于本条规定的具体操作并统一叙述岩层和煤层,所以本条岩性叙述为。岩,煤。层。矿井初步设计选择水平高程时,应根据勘探地质报告提供的资料,分析论证该水平位置的岩性,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等是否适宜布置井底车场 如不适宜则应对水平位置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作适当的调整、当进行井下车场及硐室施工图设计时。应根据勘探地质报告和井筒检查孔等资料、绘制井下车场及硐室范围内地层水平切面图及剖面图,分析其所处位置的岩性及特征 以确定是否需作适当调整、2,本款参考了现行国家标准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15第4。2 2条与第4.3,2条,为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和井下车场及硐室正常运转。保证井下车场巷道及硐室的完好.井下车场巷道及硐室应避开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和冲击地压影响、所以规定、井下车场巷道和主要硐室,不得布置在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煤、岩 层以及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煤层中、本款作为强制性条款、必须严格执行、3。0,4、本条阐明了对井下车场通过能力的要求,包括井底车场。采区车场等各类车场通过能力应留有30、富余的要求。保障矿井运输的可靠性,3、0 5、本条阐明了对井下机电类硐室的设计要求,由于机电设备的特殊性.因此要求硐室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以及防水要求等.实际设计中应根据所选设备的特性要求 对硐室支护,防水等方面进行针对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