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4,井底车场通过能力,井底车场运行图表及调度图表的编制4。4、1.井底车场区段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1.凡一台机车或列车未驶出之前另一台机车或列车不能驶入的线路,应划分为一个区段,2,若某一线路可同时容纳数台互不妨碍的机车或列车。该线路则应划分为数个区段,3,机车或列车频繁通过的咽喉道岔线路范围,可划分为一个区段。4、机车或列车在最大区段内的调车作业时间 应小于井底车场通过能力计算时需要的每一调度循环时间 5.区段划分应与运输信号系统的闭塞区间划分相协调.4 4。2,轨道运输的井底车场。调车作业应以采用机械操作为主.并应辅以必要的自动滑行、矿车进罐笼或翻车机的作业 应采用机械操作,并宜采用集中控制 4、4、3,编制井底车场轨道运输运行图表时 机车调车作业运行速度和调车作业操作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机车位于列车前或后。运距小于50m时、列车速度宜采用1 0m s 运距在50m,150m时列车速度宜采用1,5m,s,2 当机车位于列车前、运距大于150m时列车速度宜采用2、0m.s.3,当机车单独运行。运距小于100m时机车速度宜采用2。0m,s,运距大于100m时机车速度宜采用2,5m。s、4,机车牵引底卸式矿车通过卸载坑的速度宜采用1,0m、s.5。机车摘钩,挂钩,转换运行方向。启动和通过手动道岔的调车作业操作时间。宜各采用10s.6,当采用甩车调车方式时.甩车初速度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vc 甩车初速度,m.s,g,重力加速度,g。9。81 m,s2。l 摘钩后滑行距离 m.w.矿车运行总阻力系数.i.线路坡度.上坡取,值.下坡取、值、4,4,4。井底车场内轨道运输的调车方式采用自动滑行时。车辆在各线段的运行速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 直线段不宜大于3、00m。s。2,曲线段宜采用0.75m。s。2。00m、s。3.阻车器前宜采用0。75m,s、1。00m、s,4。4,5 编制井底车场轨道运输调度图表时、进入车场内的机车和各次列车的间隔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一台单独运行或顶列车运行的机车驶离某一区段、另一台单独运行或牵引列车运行的机车随即进入该区段时。其间隔时间不应小于30s,2,当一台单独运行或顶列车运行的机车驶离某一区段,另一台顶列车运行的机车随即进入该区段 其间隔时间应按下式计算。式中 Tj。间隔时间。s。Sd.进入该区段的顶列车长度、m、vd,进入该区段的顶列车运行速度。m、s。3。当一台牵引列车运行的机车驶离某一区段、另一台单独运行或牵引列车运行的机车随即进入该区段时。其间隔时间应按下式计算,式中,Sq,驶离某一区段的牵引列车长度 m.vq,驶离某一区段的牵引列车运行速度,m s,4 当一台牵引列车运行的机车驶离某一区段。另一台顶列车运行的机车随即进入该区段时,其间隔时间应按下式计算。4,4 6。编制井底车场调度图表时,应根据不同类型列车的运量比和净载重量,确定每一调度循环进入井底车场的各种列车数量,井底车场主运输通过能力计算4.4,7,井底车场主运输通过能力 应根据编制的调度图表计算确定,井底车场年运输通过能力应按下式计算。式中,Nc 井底车场年运输通过能力。t,Ta。每年运输工作时间.等于矿井设计年工作日数与每日运输时间的乘积,min Q、每一调度循环进入井底车场的所有车辆的净载煤重量、t,Td。每一调度循环时间。min.1,15。运输不均衡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