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82-2016
- 条文说明
- 1 总 则
- 2 术语和缩略语
- 3 基本规定
- 4 通信管线
- 5 通信线路
- 6 设备安装和配线
- 7 电源系统及接地
- 8 传输系统
- 9 公务电话系统
- 10 专用电话系统
- 11 无线通信系统
- 12 视频监视系统
- 13 广播系统
- 14 乘客信息系统
- 15 时钟系统
- 16 办公自动化系统
- 17 通信集中告警系统
- 18 民用通信引入
- 19 公安通信
- 20 单位工程质量验收
热门资源
更多>
- 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的送检的规定 2000年
- 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 2016年
- 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附条文说明] GB 50273-2009
- 建筑施工测量标准[附条文说明] JGJ/T 408-2017
-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附条文说明] GB/T 50312-2016
- 组合楼板设计与施工规范[附条文说明] CECS 273:2010
- 古建筑修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JGJ 159-2008
-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 10414-2018
- 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GB/T 50903-2013
- 古建筑保护工程施工监理规范 WW/T 0034-2012
13 广播系统13.3 广播系统性能检测主控项目13.3.1~13.3.4 考虑到播音控制盒、功率放大器、语音合成器、扬声器、音柱等,其性能测试对测量设备及建筑声学环境要求较高,现场不具备测试条件,故本规范提出性能指标现场检查出厂检验报告的方法。13.3.5 最大声压级是指在广播服务区内各测量点测得的最大稳态峰值声压级。 实际最大声压级测试时,系统中播放粉红噪声,一般把系统增益置于最高可用增益(当系统不会产生“啸叫”时,置于系统最大增益的—6dB处),在选定的测量点上测出稳态峰值声压级,取各测试点的平均值为该系统的最大声压级。 通常人声鼎沸、交通繁忙地区的背景噪声约为75dB,为保证15dB的信噪比,有用信号应达到90dB。但在取系统最大增益—6dB情况下,最大声压级在84dB以上即可应付恶劣的环境。13.3.6 依据国家标准《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526-2010第2.0.25条的定义,声场不均匀度是指广播服务区内各测量点测得的声压级的最大差值。《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526-2010第5.4节要求声场不均匀度测量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公共广播系统服务区内的每一个厅堂或每一个房间应分别测量。 (2)在公共广播系统设备的线路输入端口,输入宽带粉红噪声电信号(见图4),其电平应等于设备标称的额定输入电平。图4 公共广播系统电声性能测量原理 (3)调节公共广播系统增益,并使广播服务区内测量点的声压级测试时,测量点现场的信噪比不小于15dB。 (4)在服务区内选定的测量点测量各点的宽带稳态有效值声压级。 (5)广播服务区内各测量点之间宽带稳态有效值声压级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即为该服务区的声场不均匀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