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82-2016
- 1 总 则
- 2 术语和缩略语
- 3 基本规定
- 4 通信管线
- 5 通信线路
- 6 设备安装和配线
- 6.1 一般规定
- 6.2 设备安装
- 6.3 设备配线
- 7 电源系统及接地
- 8 传输系统
- 9 公务电话系统
- 10 专用电话系统
- 11 无线通信系统
- 12 视频监视系统
- 13 广播系统
- 14 乘客信息系统
- 15 时钟系统
- 16 办公自动化系统
- 17 通信集中告警系统
- 18 民用通信引入
- 19 公安通信
- 20 单位工程质量验收
- 附录A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 附录B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 附录C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 附录D 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 附录E 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 附录F 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条文说明
热门资源
更多>
-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规范[附条文说明] GB 50128-2014
-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旁站监理管理办法(试行) 2002年
-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 2015年
-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附条文说明] JGJ 8-2016
- 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检查标准[附条文说明] CJJ/T 275-2018
-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附条文说明] GB/T 50319-2013
- 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附条文说明] JGJ/T 139-2001
-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附条文说明] GB 50300-2013
- 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 2018年修正
-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附条文说明] GB/T 50905-2014
6.3 设备配线Ⅰ 主控项目6.3.1 设备配线光电缆及配套器材进场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数量、型号、规格和质量应符合设计和订货合同的要求。 2 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应齐全。 3 缆线外皮应无破损、挤压变形,缆线应无受潮、扭曲和背扣。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文件和订货合同,检查实物和质量证明文件。6.3.2 配线电缆、光跳线的芯线应无错线或断线、混线,中间不得有接头。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用万用表、对号器等检查断线、混线。6.3.3 光缆尾纤应按标定的纤序连接设备。光跳线应单独布放,并应采用垫衬固定,不得挤压和扭曲。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文件检查光缆尾纤纤序,并观察检查。6.3.4 设备电源配线中间不得有接头,电源端子接线应正确,配线两端的标志应齐全。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6.3.5 接插件、连接器的组装应符合相应的工艺要求。应配件齐全、线位正确、装配可靠,连接牢固。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测试检验。6.3.6 机柜(架)应可靠接地。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用万用表检查。6.3.7 配线电缆的屏蔽护套应可靠接地。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用万用表检查。Ⅱ 一般项目6.3.8 各种缆线在防静电地板下、走线架或槽道内、机柜(架)内应均匀绑扎固定、松紧适度,其中软光纤应加套管或线槽保护。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6.3.9 缆线两端的标签,其型号、序号、长度及起止设备名称等标识信息应准确。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6.3.10 当缆线接入设备或配线架时,应留有余长。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6.3.11 当设备配线采用焊接时,焊接后芯线绝缘层应无烫伤、开裂及后缩现象,绝缘层离开端子边缘露铜不宜大于1mm。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并用对号器检查端子。6.3.12 当设备配线采用卡接时,电缆芯线的卡接端子应接触牢固。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并用对号器检查卡接端子。6.3.13 配线电缆和电源线应分开布放,间距不应小于50mm。交流配线和直流配线应分开绑扎。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