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工后检测12,2、1.工后检测时间 内容以及方法应符合本规范各类工法质量检验的要求、12.2.2、工后检测基础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1 开工报告,包括所有材料质量检验结果、试验仪器标定结果等,2.材料配比试验报告、3,施工资料、包括各阶段施工记录,中间验收申请表。工程报验单和驻地监理的工程检验认可书等。4、现场试验或试验性施工资料.5 施工期间变形监测资料,12,2、3、工后检测结果评价应采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并应对处理后的采空区地基稳定性和建设适宜性及残余变形进行工后分析评价.12。2.4,工后场地稳定性分析与验算可采用开采条件判别法、地表移动变形判别法、极限平衡分析法综合评价.评价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煤矿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1044的有关规定。12 2,5。工后场地建设适宜性评价可采用工程比拟法。采空区条件特征判别法.活化影响因素分析法等、定量评价可采用荷载影响深度判别法,附加应力影响深度判别法,地表残余移动变形预计法,数值模拟法等.评价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煤矿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1044的有关规定,12、2 6,工后采空区场地建、构.筑物地基稳定性分析应结合采用的采空区地基处理方法,采空区及其垮落 裂隙带对建筑地基的影响程度及建筑荷载对采空区变形的影响等综合分析、12,2。7、工后地表移动变形宜进行实际观测。当无观测成果时,应对采空区地表移动残余变形值进行预估 并应通过后期地表移动变形监测进行验证、12 2.8。工后地表移动变形验算方法宜采用概率积分法,有经验的地区可采用典型曲线法,负指数函数法。数值计算分析法等方法、地表移动与变形预计应根据地质,采矿条件等。合理地选择工后参数和计算公式。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煤矿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1044的有关规定。12.2、9,工后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验算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