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3、结构措施11 3,1。根据建,构、筑物功能,使用要求及采空区变形特征 采空区地基结构设计宜采用刚性和柔性相结合的概念设计原则,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建筑结构采用刚性概念设计时 基础与地下室结构设计可按下列规定采取增强强度和刚度的措施 1、条形基础、应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2。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应根据地表水平变形引起的附加内力配置钢筋.3、单独基础。应在各基础之间设置联系梁,2、采用柔性概念设计时、基础与地下室结构设计可根据具体情况 采取下列措施增强其柔性和可弯性。1.采用滑动层和可倾式基础。2。采用弱强度围护结构.3 地下管网接头处应设置柔性接头或补偿器 并应增设附加阀门。修筑管沟等保护措施、环境和气候条件许可的地区宜采用地面管网设计,11,3、2。建筑结构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1 增强建筑物整体刚度与变形相协调.并宜采用轻质高强屋面材料.2,在采空区地表连续变形区内,宜采用条形 带形 柱下交梁,筏板式.箱形等抗弯刚度较大的浅基础,对于浅层,非连续变形的采空区,可采用双层板基础和梁板跨越基础,建,构。筑物的基础类型及埋深宜选用相同形式、3。在采空区地表非连续变形区内,应采用在基础下设置滑动层,框柱间设置斜拉杆等构造措施,4。在采空区地基压缩变形区内,宜设置变形补偿沟等减沉措施、5、砖混结构基础内宜设置水平滑动层,并保证同一单体位于同一标高上。楼板和屋顶不应采用易产生横向推力的砖拱或混凝土拱形结构,6.砖混结构应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并在层间设置圈梁和构造柱、其位置.数量.尺寸和配筋量应根据地表残余变形值计算确定,墙体转角.丁字和十字连接处应沿高度增设拉结钢筋、门窗口上,下应增设拉结钢筋、不得采用砖拱过梁,7、砖混结构承重墙体应纵、横方向对称布置 减少横墙间距、并宜贯通内墙,8、室内地坪做法宜先铺设整片砂垫层,之后再砌筑地砖。预制混凝土块或钢丝网混凝土板,11 3,3,对长壁垮落法开采的老采空区 地基设计等级甲 乙级的建,构 筑物应采用抗残余变形,活化变形的结构措施、丙级的建、构、筑物宜采用抗残余变形,活化变形的结构措施、对浅层老采空区 小煤窑采空区。断层露头区。必须采取增强建、构 筑物抗残余变形.活化变形的结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