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6.结构形式与构造7.6 1,厂房的结构设计应根据不同的工艺要求确定结构形式.7,6,2,结构设计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并应进行方案比选、优化设计。7,6,3。厂房的染纱车间 前织准备 织造车间、后整理车间的退浆,丝光 水洗.拉幅。预缩车间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应按二类确定、整装车间 单独布置的烧毛间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可按一类确定,受腐蚀性介质作用的砼结构。环境类别应按五类确定、厂房建筑结构的抗震等级应为二级确定。地基基础应根据场地条件和建筑物条件确定.屋面防水等级不应低于二级,7。6、4.厂房的结构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满足不同工序的生产工艺.采光 排雾气.排毒及送排风要求.2,应结合建厂地区的气象条件.并应满足当地的施工条件。3,厂房建筑结构形式应包括纺纱,整经.织造车间可采用棉纺织厂房的建筑结构形式,浆染联,束状染色、浆纱,整浆联 后整理车间宜选用具有排汽通风功能的建筑结构形式.7,6、5,厂房的染纱车间。后整理车间结构形式的选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印染工厂设计规范、GB 50426的有关规定,7,6,6。厂房的前织准备,织造车间的结构形式选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棉纺织工厂设计规范、GB,50481的有关规定.7、6,7.厂房柱网的形式及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厂房柱网应根据采用的工艺设备和厂房结构形式确定。并应满足工艺设备布置。挡车操作。设备维修,车间运输和节约厂房面积的要求。2、厂房柱网规格宜采用符合建筑构件模数的柱网尺寸,3 柱网规格应有利于采用新工艺 新技术 新设备、4.纺纱厂房高度应根据工艺设备.梳棉管道,车间通风和采光等要求确定,清棉车间净高可为4,5m,5、0m 其余工序净高可为3 8m。4,2m、5,前织准备车间的分条整经、整经,球经。分经车间,厂房净高可为4,0m.4.2m、浆纱车间净高可为7 0m。浆染联及束状染色车间高度可为10m 12m,6。织布车间厂房净高可为3、8m,4,2m.大提花织机应根据设备高度局部提高厂房高度,7.后整理车间高度应根据生产厂房的建筑形式,设备规格,设备排列方式确定 锯齿形厂房当设备平行锯齿天窗排列时。风道大梁或现浇单梁梁底高度宜为5.0m,5.5m、垂直锯齿天窗排列时宜为6,0m、7,0m,气楼式厂房檐口高度不宜低于7,5m.7 6、8 荷载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结构自重.施工或检修集中荷载。风荷载,屋面雪荷载,不上人屋面均布活荷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有关规定.悬挂荷载应按实际情况确定 2。多屋厂房的楼面在生产使用或安装检修时、由设备 管道,运输工具等产生的局部荷载、均应按实际情况确定.可采用等效均布活荷载代替,当活荷载差别较大时 应划分区域分别确定等效均布活荷载 3,楼面等效均布活载.应包括按设备实际荷载,设备运行时重量、折算的等效荷载和无设备区域的操作荷载之和 无设备区域的操作荷载可按均布活荷载2,0kN m2 4。对于楼层主梁 应按实际情况计算 等效均布活荷载可取0。8qe,5,柱,基础上的等效均布活荷载.可取与主梁相同 6。沟道盖板上直接作用有设备荷载或有运输工具通过时 应按实际荷载经计算确定,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棉纺织工厂设计规范,GB,50481的有关规定,7、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的取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的有关规定、7。6.9。构造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非承重墙体宜采用轻质墙体材料、2 抗震设防烈度不大于7度的单层钢结构厂房的砌体围护墙应与柱贴砌并与柱拉结.8度时不应采用嵌砌式、3,当单层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砌体围护墙时。墙体应外贴式砌筑,并应与柱可靠拉结、4 钢结构厂房屋面的隔热保温材料厚度应经热工计算确定,厚度不应小于100mm.屋面的防冷桥系统和隔热保温材料应采用非燃烧体.5,附房宜采用框架结构.当附房采用砌体结构,并设有总风道时砌体总风道抗震措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有关规定,6.厂房的设备基础、管,地沟等宜与厂房柱子分开,厂房基础设计应综合场地工程地质 水文,冻土深度,地下综合管线,相邻建构筑物影响和基础荷重等因素确定基础的形式,埋置深度和尺寸,7 构造设计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印染工厂设计规范,GB.50426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