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2.地基和基础4,2。1,本条为新增条文,列出了对地基基础现状进行抗震鉴定应重点检查的内容。对震损建筑.尚应检查因地震影响引起的损伤。如有无砂土液化现象.基础裂缝等。4。2,2、对工业与民用建筑,地震造成的地基震害,如液化 软土震陷。不均匀地基的差异沉降等.一般不会导致建筑的坍塌或丧失使用价值 加之地基基础鉴定和处理的难度大。因此,减少了地基基础抗震鉴定的范围,4。2,5 地基基础的第一级鉴定 包括、饱和砂土 饱和粉土的液化初判、软土震陷初判及可不进行桩基验算的规定 液化初判除利用设计规范的方法外 略加补充,软土震陷问题,只在唐山地震时津塘地区表现突出 以前我国的多次地震中并不具有广泛性。唐山地震中。8,9度区地基承载力为60 80kPa的软土上、有多栋建筑产生了100,300mm的震陷.相当于震前总沉降量的50 60,桩基不验算范围。基本上同现行抗震设计规范,本次修订。考虑到独立基础和条基、95版规定的1。5倍的基础宽度不一定能满足部分消除地基液化的深度要求.在8.9度时、这可能会造成因液化或震陷使建筑坍塌或丧失使用价值。故对95版的规定加以调整、95版的,承载力设计值 按现行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改为,承载力特征值,此外 已有研究表明。8度时软弱土层厚度小于5m可不考虑震陷的影响.但9度时,5m产生的震陷量较大.不能满足要求,4、2。6、地基基础的第二级鉴定,包括 饱和砂土,饱和粉土的液化再判。软土和高层建筑的天然地基.桩基承载力验算及不利地段上抗滑移验算的规定。建筑物的存在加大了液化土的固结应力、研究表明 正应力增加可提高土的抗液化能力、当砂性土达到中密时,剪应力的加大亦使其抗液化能力提高 4,2,7.本条规定,在一定的条件下.现有天然地基基础竖向承载力验算时,可考虑地基土的长期压密效应。水平承载力验算时,可考虑刚性地坪的抗力.1、地基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 物理力学特性得到改善 主要原因有、土在建筑荷载作用下的固结压密。机械设备的振动加密.基础与土的接触处、发生某种物理化学作用。大量工程实践和专门试验表明.已有建筑的压密作用 使地基土的孔隙比和含水量减小.可使地基承载力提高20,以上 当基底容许承载力没有用足时,压密作用相应减少、故表4 2,7中ζc值下降。岩石和碎石类土的压密作用及物理化学作用不显著 硬黏土的资料不多,软土,液化土和新近沉积黏性土又有液化或震陷问题、承载力不宜提高,故均取ζc 1.2,承受水平力为主的天然地基.指柱间支撑的柱基.拱脚等,震害及分析证明地坪可以很好地抵抗结构传来的基底剪力 根据实验结果,由柱传给地坪的力约在3倍柱宽范围内分布,因此要求地坪在受力方向的宽度不小于柱宽的3倍.地坪一般是混凝土的.属脆性材料,而土是非线性材料.二者变形模量相差4倍 当地坪受压达到破坏时,土中的应力甚小,二者不在同一时间破坏 故可选地坪抗力与土抗力二者中较大者进行验算.4.2,8、本条95版编写时,当时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 11 89对桩基抗震的计算方法还没有规定。而2001版抗震设计规范已明确规定了桩基抗震承载力的验算方法,可以直接引用而不重复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