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A类砌体房屋抗震鉴定。第一级鉴定5。2、1。现有房屋的高度和层数是已经存在的,鉴于其对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十分重要。明确规定适用的高度和层数超过时应要求加以处理,对于乙类设防的房屋高度和层数的控制,参照现行设计规范的规定.也予以明确,当乙类设防的房屋属于横墙较少时 需比表5、2 1内的数值减少2层和6m 需要注意,凡本章的条文没有对乙类设防给出具体规定时.乙类设防的房屋。应根据第1,0 3条的规定。按提高一度的对应规定进行检查、5、2 2。结构体系的鉴定,包括刚性和规则性的判别.刚性体系的高宽比和抗震横墙间距限值不同于设计规范的规定,因二者的含义不同,本次修订、吸取汶川地震的教训.增加了大跨度梁支承结构构件和现浇楼盖的要求,5、2、3.本条规定的墙体材料实测强度是最低的要求,相当于墙体抗震承载力的最基本的验算.当已经使用的年限较长时,砌体表面的砂浆强度因碳化而明显降低,需采用合适的方法进一步确定其真实的强度.5 2.4 5,2,5、整体性连接构造的鉴定 包括纵横向抗震墙的交接处,楼。屋。盖及其与墙体的连接处,圈梁布置和构造等的判别 鉴定的要求低于设计规范.丙类建筑对现有房屋构造柱.芯柱的布置不做要求,当有构造柱且其与墙体的连接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时 在第二级鉴定中体系影响系数可取大于1.0的数值。A类砌体房屋按乙类设防时构造柱,芯柱的要求、因其后续使用年限较少,比B类砌体房屋的要求低些。其中、将着重检查的内容与一般检查的内容分为两条表达。5,2,6,5,2。8 易引起局部倒塌部位的鉴定包括墙体局部尺寸.楼梯间.悬挑构件,女儿墙.出屋面小烟囱等的判别,基本上与95版鉴定标准相同、但强调了楼梯间的要求 5.2,9,本条规定了刚性体系房屋抗震承载力验算的简化方法,对非刚性体系房屋抗震承载力的验算,本条规定的简化法不适用 表5。2.9.1系按底部剪力法取各层质量相等、单位面积重力荷载代表值为12kN。m2,且纵横墙开洞的水平面积率分别为50、和25.进行计算并适当取整后得到的。本次修订.明确7度,0,15g.和8度、0.30g,按内插法取值,对于乙类设防的房屋、因本条规定属于地震作用和抗震验算 按第1。0。3条的规定、不需要提高一度查表.使用中需注意 1,承重横墙间距限值应取本条规定与刚性体系判别表5,2.2二者的较小值 同一楼层内各横墙厚度不同或砂浆强度等级不同时可相应折算 2 楼层单位面积重力荷载代表值gE与12kN,m2。相差较多时,表5,2.9、1的数值需除以gE.12。3 房屋的宽度.平面有局部突出时按面积加权平均计算,为了简化,平面内的局部纵墙略去不计。4,砂浆强度等级为M7、5时,按内插法取值,5 墙体的门窗洞所占的水平截面面积率λA,横墙与25.或纵墙与50,相差较大时、表5,2 9.1的数值.可分别按0,25.λA和0、50、λA换算、5、2.10,本条规定了不需要进行第二级鉴定的情况.其中,当仅有第5、2。8条第2款的规定不符合时。属于第5 1,4条规定的局部不符合鉴定要求,可只要求对非结构构件局部处理、第二级鉴定5。2 12 本条规定了采用综合抗震能力指数方法进行第二级鉴定的基本内容,楼层平均抗震能力指数法,又称二,甲.级鉴定,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法、又称二.乙,级鉴定、墙段综合抗震能力指数法。又称二、丙,鉴定 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情况 通常.抗震能力指数要在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 有明显扭转影响时.取扭转效应最大的轴线计算,5 2.13、平均抗震能力指数、即按刚性楼盖计算的楼层横墙.纵墙的面积率与鉴定所需的面积率的比值、在第一级鉴定中、若查表5。2.9.1时根据重力荷载和墙体开洞情况作了调整,则这种鉴定方法基本上不会遇到,本次修订 增加了7度。0,15g.和8度,0、30g.的烈度影响系数,还按2008年设计规范局部修订的内容、增加了山区地形影响的地震作用增大系数1,1。1。6、5。2。14。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即平均抗震能力指数与构造影响系数的乘积。鉴于M0。4砂浆的设计指标.88版和74版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的取值标准有明显的不同,为保持77版鉴定标准的延续性、当砂浆的强度等级为M0,4时。需乘以相应的体系影响系数,构造影响系数表5、2 14,1和表5 2、14,2的数值,要根据房屋的具体情况酌情调整。1、当该项规定不符合的程度较重时,该项影响系数取较小值.该项规定不符合的程度较轻时,该项影响系数取较大值。2 当鉴定的要求相同时 烈度高时影响系数取较小值,3,当构件支承长度。圈梁 构造柱和墙体局部尺寸等的构造符合新设计规范要求时,该项影响系数可大于1.0,本次修订的条文明确。对于丙类设防的房屋,有构造柱,芯柱时、按照符合B类建筑构造柱,芯柱要求的程度。可乘以1.0.1,2的构造影响系数、对于乙类设防的房屋则相反、不符合要求时需乘以影响系数0,8,0、95,4。各体系影响系数的乘积 最好采用加权方法,不用简单乘法,5,2,15 墙段综合抗震能力指数.即墙段抗震能力指数与构造影响系数的乘积、墙段的局部影响系数只考虑对验算墙段有影响的项目,墙段从属面积的计算方法如下,刚性楼盖,从属面积由楼层建筑平面面积按墙段的侧移刚度分配。5,2,16.本条规定了砌体房屋第二级鉴定时 需采用设计规范方法进行抗震验算的范围.鉴于95版的89设计规范的计算参数即本次修订B类建筑的计算参数、本条直接引用第5.3节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