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温度作用5 6,1。烟囱内部的烟气温度 应符合下列规定。1.计算烟囱最高受热温度和确定材料在温度作用下的折减系数时,应采用烟囱使用时的最高温度,2 确定烟气露点温度和防腐蚀措施时 应采用烟气温度变化范围下限值.5.6,2,烟囱外部的环境温度、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 计算烟囱最高受热温度和确定材料在温度作用下的折减系数时,应采用极端最高温度,2,计算筒壁温度差时。应采用极端最低温度。5.6.3.筒壁计算出的各点受热温度 均不应大于本规范第3 3、1条和表4 4,2规定的相应材料最高使用温度允许值,5 6,4、烟囱内衬.隔热层和筒壁以及基础和烟道各点的受热温度、图5、6,4。1和图5。6、4,2.可按下式计算,图5 6。4 1、单筒烟囱传热计算1,内衬。2,隔热层,3 筒壁式中.Tcj,计算点j的受热温度.Tg.烟气温度.Ta。空气温度,Rtot、内衬、隔热层。筒壁或基础环壁及环壁外侧计算土层等总热阻,m2.K.W。Ri、第i层热阻、m2 K、W、Rin。内衬内表面的热阻 m2,K。W、图5,6、4。2 套筒烟囱传热计算1,内筒.2.隔热层,3。空气层,4、筒壁5,6,5。单筒烟囱内衬,隔热层、筒壁热阻以及总热阻、可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Ri 筒身第i层结构热阻。i 1代表内衬。i,2代表隔热层。i,3代表筒壁。m2.K.W λi,筒身第i层结构导热系数。W。m、K,αin、内衬内表面传热系数,W.m2、K,αex、筒壁外表面传热系数,W,m2.K,Rex,筒壁外表面的热阻、m2.K.W,d0,d1,d2。d3。分别为内衬.隔热层。筒壁内直径及筒壁外直径.m。5、6,6,套筒烟囱内筒 隔热层,筒壁热阻以及总热阻。可分别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式中.β,有通风条件时的外筒与内筒传热比。外筒与内筒间距不应小于100mm 并取β。0、5。αs.有通风条件时,外筒内表面与内筒外表面的传热系数。5、6,7.矩形烟道侧壁或地下烟道的烟囱基础底板的总热阻可按本规范公式.5、6。5.1,计算.各层热阻可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式中.ti 分别为内衬 隔热层。筒壁或计算土层厚度,m。5、6 8、内衬内表面的传热系数和筒壁或计算土层外表面的传热系数.可分别按表5、6,8,1及表5.6 8。2采用,表5、6。8。1。内衬内表面的传热系数αin表5 6。8 2、筒壁或计算土层外表面的传热系数αex5、6,9、在烟道口高度范围内烟气温差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T0 烟道入口高度范围内烟气温差 β、烟道口范围烟气不均匀温度变化系数 宜根据实际工程情况选取,当无可靠经验时.可按表5。6 9选取、表5,6,9,烟道口范围烟气不均匀温度变化系数β 注.多烟道时,烟气温度Tg按各烟道烟气流量加权平均值确定、5,6 10、烟道口上部烟气温差可按下式进行计算.式中、Tg、距离烟道口顶部z高度处的烟气温差、ζt。衰减系数。多烟道且设有隔烟墙时、取ζt、0 15.其余情况取ζt,0。40 z 距离烟道口顶部计算点的距离 m.d0 烟道口上部烟囱内直径。m。5。6,11,沿烟囱直径两端,筒壁厚度中点处温度差可按下式进行计算,式中,从烟囱内衬内表面到烟囱筒壁中点的总热阻。m2 K W、5,6 12,自立式钢烟囱或玻璃钢烟囱由筒壁温差产生的水平位移,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ux,距离烟道口顶部z处筒壁截面的水平位移,m,θ0.在烟道口范围内的截面转角变位.rad、HB、筒壁烟道口高度。m,αz,筒壁材料的纵向膨胀系数 d,筒壁厚度中点所在圆直径,m Tm0 z.0时.Tm计算值。5.6。13,在不计算支承平台水平约束和重力影响的情况下。悬挂式排烟筒由筒壁温差产生的水平位移可按下式计算、5.6,14。钢或玻璃钢内筒轴向温度应力应根据各层支承平台约束情况确定、内筒可按梁柱计算模型处理 并应根据各层支承平台位置的位移与按本规范第5.6.12条或第5,6,13条计算的相应位置处的位移相等计算梁柱内力 该内力可近似为内筒计算温度应力.内筒计算温度应力也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筒身弯曲温度应力 MPa.温度次应力.MPa.筒壁内外温差引起的温度应力.MPa Ezc,筒壁纵向受压或受拉弹性模量、MPa。Ezb,筒壁纵向弯曲弹性模量,MPa,Tw 筒壁内外温差 5。6。15,钢或玻璃钢内筒环向温度应力可按下式计算、式中 αθ、筒壁材料环向膨胀系数,Eθb,筒壁环向弯曲弹性模量,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