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安全台设计7,2。1、安全台的设计和建设应确保防洪安全,并应满足蓄滞洪运用期间台上居民的基本生活条件,同时应便于台上居民非蓄滞洪运用时正常生活,7,2,2,安全台建设应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少占耕地的原则,台身及台面布置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拟安置居民住房和基础设施的布局要求,居民生活习惯等因素分析确定、7.2.3.筑台土料选用黏性土时,压实度不应小于0。9,筑台土料选用无黏性土时 相对密度不应小于0 6,7,2,4,筑台土料为无黏性土时、宜采用黏性土对安全台进行盖顶。包边,盖顶厚度和包边的宽度可分别取为0,5m和1.0m,7 2。5,设在蓄滞洪区围堤内的安全台,台顶高程应按设计蓄滞洪水位加台顶超高确定,设在蓄滞洪区围堤外临江河,湖泊一侧的安全台、台顶高程应按所在堤段堤防设计洪水位加台顶超高确定。新建安全台应预留沉降超高,7。2、6,安全台台坡应根据安全台台基地质条件,筑台土质,风浪情况等 按运用条件 经稳定计算综合分析确定。7,2、7.安全台台身高度超过6m时。宜设置戗台.其宽度不宜小于2m,7。2,8,安全台临水侧应根据风浪大小 水流情况。结合安全台台身土质。选择合适的护坡型式 位于重度风险区内的安全台,宜采用砌石,混凝土护坡或抗冲刷能力强的生态护坡,其他风险区安全台可采用水泥土,草皮等护坡型式,安全台护坡范围宜从台脚护至台顶或与包边相接 7、2。9。安全台台顶.台坡.台脚处应合理布设排水沟,沿台顶 台脚周边应设水平向排水沟.沿台坡坡面可每隔100m。200m设1条竖向排水沟。竖向排水沟应与水平向排水沟连通,排水沟宜采用混凝土或砌石结构衬砌。7,2、10 安全台台基应满足渗流控制和稳定等有关规定.7,2,11、有抗震要求的安全台,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SL,203的有关规定执行。7,2,12,安全台建设应结合新农村建设要求。安排必要的交通。供水.排水 供电 通信,卫生等基础设施 7。2,13。安全台应设置上台坡道和踏步。上台坡道应与蓄滞洪区内现有道路连接 坡度不宜陡于1。10.路面可采用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结构.台坡踏步宜根据安全台的长度每200m,500m设置1处,7,2.14,安全台供水应符合供水对象相应的饮用水标准对水质,水量的有关规定 供电设施的建设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DL,T.5118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