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蓄滞洪区安全设施设计7,1、安全区设计7,1.1,安全区的设计和建设应确保防洪安全,蓄滞洪后应能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条件,7,1、2.安全区的围堤利用现有堤防时 应对存在隐患堤段进行加固处理、7.1,3.安全区围堤堤顶宽度.应根据堤防稳定、管理,交通及居民生活等方面的要求分析确定、安全区围堤堤顶有交通要求时 堤顶宽度不宜小于6m.并应根据条件进行硬化。7,1,4 安全区围堤迎水侧应根据风浪大小 水流情况,结合堤身土质,选择合适的护坡型式.安全区围堤背水坡宜采用草皮护坡,7,1、5 安全区围堤两侧应根据居民交通需要,结合现有道路情况合理布设人行坡道和车道、人行坡道的间距不宜大于1000m、宽度不宜小于2m 台阶高度可采用16cm。18cm、车道坡度不应陡于1 10 宽度可采用6m。8m.7.1,6.必要时、安全区围堤堤顶可结合防浪墙修建防鼠墙。防鼠墙的墙面应光滑 高度不应小于0.8m、7,1 7,安全区围堤跨越沟渠。道路时、应通过研究、合理调整现有沟渠,道路、或布置必要的交叉建筑物,7,1 8,安全区围堤与交通道路交叉时、交通道路可采用上堤坡道.也可修建交通闸口。蓄滞洪时应临时封堵 交叉建筑物型式应根据具体情况分析比较确定,7、1 9.安全区应新建必要的泵站.安全区的排涝流量应根据当地的暴雨特性.汇流条件、按确定的排涝标准分析计算确定 并应根据情况计入生活污水量和围堤渗入水量。7.1.10 安全区应结合城镇。村镇,发展要求 规划建设居民生产生活必需的交通。供水,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 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供水应符合安全区内供水对象相应的饮用水标准对水质,水量的有关规定 供水设施及规模应满足蓄滞洪时应急供水要求,2 应建设必要的对外交通.3、供电.通信系统的建设 应能满足在蓄滞洪期间区内居民用电和通信的基本需求 必要时应设置备用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