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取源部件。仪表,阀门。吹灰器和辅助装置6、1。取源部件6、1 1,通常在压力管道和设备上开孔.其孔径较大。为了避免材质发生变化。不能用电钻.目前常用板钻,开孔机等机械加工方法开孔、为了避免或减少测温元件的套管所产生的阻力对被测压力的影响。取压口应选在测温元件之前、当设备和管道防腐完毕后,在其上开孔及焊接取源部件 必然会破坏防腐,在压力试验后再开孔或焊接容易将铁屑、焊渣溅落到设备或管道内 焊缝质量也有可能不合格,6,1.2.为了保证测温元件能插入管道内物料流束的中心区域.测量物料的真实温度。应将测温元件安装在温度变化灵敏和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在阻力部件的附近及流束的死角处 介质流动缓慢、热交换作用差。测量不到真实的温度.4 因被测物料脉动时,会造成测量压力不稳定和不准确。且容易对仪表造成损坏,故做此规定.5、7、取源部件在管道上安装时,其轴线与管道轴线的重合,相交.垂直及逆。顺介质倾斜角度等与测取物质的准确性关系极大,故加以规定,8、压力取源部件与温度取源部件的间距不宜小于200mm为施工经验数据,6。1.3、为了测量到管道内的真实压力。应将取压装置安装在介质流束稳定的直管段上,不应选择在管道拐弯.分支等介质流束呈旋涡处或死角处.在介质流束呈脉动状态处.不但测量不到稳定的压力 而且容易使仪表损坏 压力是指介质对设备或管道的内壁所产生的静压力的大小.如取压装置的端部超岀管道的内壁而伸入管道内。其内的介质是不断流动着的.测量到的压力除了静压力之外,还有一部分动压力,仪表上所显示的压力值是这两部分压力的总和,这样的测量值有一定的误差、水蒸气在冷凝过程中发生了相的变化 放出较大的热量.如不安装冷凝弯管.则冷凝后的液体不断返回管道内。水蒸气又不断补充进来,因而使温度经常维持在60、以上。而就地压力表绝大部分是弹簧压力表。一般工作温度为20,5,最大工作范围为。40,60。但此时的仪表误差将会增大.温度超过60.时、弹簧管的性能将显著变化,严重时甚至损坏仪表,当测量的压力波动剧烈时,如不安装缓冲装置,直接冲击弹簧管压力表,则测出的压力误差较大,并且易损坏仪表 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入测量管道或仪表内造成管道或仪表堵塞,影响仪表正常工作.3,测量蒸汽物料时,应保持测量管道内有稳定的冷凝液 同时应防止管道底部的固体杂质流入取样管造成取样管和仪表堵塞,测量气体时,应使气体内的少量凝结液体顺利流回管道、不致流入取样管道和仪表造成测量不准确,测量液体时,应使液体内析出的少量气体能顺利流回管道,不致进入取样管和仪表引起测量误差,同时还应防止管道底部的固体杂质进入取样管道和仪表引起堵塞,被测物料流束脉动时,会造成测量压力不稳定和不准确 同时容易损坏仪表、6 1.4,流体为蒸汽时 测量管道中实际上是液相物质。为了保证冷凝器内液面高度的稳定。多余的冷凝液应能流回管道,取压口应安装在管道的上半部.为了保证准确测量介质的流量。在孔板 喷嘴和文丘里管等处上,下游设取样点时,应保证取样点距孔板,喷嘴和文丘里管之间的最小直段 4。几种流量检测元件的检测原理,都是利用测量管道内液体流动时所造成的动压力与静压力之差来测得管道内流体流量的大小、为了测得准确的动压力和静压力、检测元件要与流束呈垂直状态安装。即与管道轴线垂直并通过中心、从取源部件的安装质量上来得到保证 6,1。5、为了防止对烟气等介质进行取样时带有水分和固体杂质,做此规定.6 1。6、对某些易受物料冲击的取源部件。可以设置防护件。6、1.7。为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入取样管道或仪表内。堵塞取样管道或仪表.影响仪表正常工作,在安装取压装置时。应倾斜向上、与水平线所成夹角宜大于30。且不应伸入炉墙和烟道内,这样可以防止带入灰尘等杂质、本条对在风道上测风压做出规定,测风压应逆着介质流束才能进行准确测量